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昌乐》
《次昌乐》全文
元 / 戴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世乱何从托此身,荒城牢落相亲

民情固洽初来日,兵气终悲乍见人

钜鹿郡连来羽檄,穆陵关近起烽尘

携家避地头俱白,寇至更堪消息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避地(bì dì)的意思:避开危险或困难的地方;逃离危险的地方。

兵气(bīng qì)的意思:指军人的气势和战斗精神。

初来(chū lái)的意思:指刚来到一个新环境,对于这个环境还不熟悉。

地头(dì tóu)的意思:地头指的是地方的起点或边界,也可以指地方的主要位置或中心地带。

烽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战争中烽火四起、战争硝烟弥漫的景象。

何从(hé cóng)的意思:表示不知道从何处选择、决定或行动。

见人(jiàn rén)的意思:指人们相互见面,互相交往的情景。

钜鹿(jù lù)的意思:指事物的规模巨大,超出寻常。

来日(lái rì)的意思:将来的某一天,未来的日子

牢落(láo luò)的意思:指困扰、束缚、无法自拔的境地。

民情(mín qíng)的意思:指人民的心情和情感状态。

相亲(xiāng qīn)的意思:指两个陌生人相互认识、交往,尤指为了结婚而相互了解。

消息(xiāo xī)的意思:形容人们因为谣言、传闻或消息的传播而惊慌失措,心惊胆战。

羽檄(yǔ xí)的意思:指用鸟羽制成的檄文,代表着传递军令或战争消息的重要性。也用来形容传递消息迅速、远播的意思。

乍见(zhà jiàn)的意思:初次见面或突然见到某人或某物。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戴良所作的《次昌乐》诗,描绘了战乱时期人民流离失所、生活困苦的场景,以及诗人对时局的深切忧虑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

首联“世乱何从托此身,荒城牢落偶相亲”,开篇即点明主题,世道混乱,诗人难以找到安身之所,只能在荒凉的城中与偶然相遇的人为伴。这里通过“世乱”、“荒城”、“牢落”等词,营造出一种凄凉、无助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动荡时代的无奈和痛苦。

颔联“民情固洽初来日,兵气终悲乍见人”,进一步揭示了战乱给民众带来的影响。初到此地时,人们之间的关系尚且和谐融洽,但随着战争的爆发,这种和谐被无情打破,人们见面时都充满了悲伤和恐惧。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战前后的社会变化,以及战争对人心的深刻影响。

颈联“钜鹿郡连来羽檄,穆陵关近起烽尘”,描述了战事的紧迫和激烈。钜鹿郡不断传来紧急军报,穆陵关附近烽烟四起,战火蔓延。这里运用了“羽檄”(古代紧急文书)和“烽尘”(烽火和尘土),形象地表现了战争的紧张局势和破坏力。

尾联“携家避地头俱白,寇至更堪消息真”,诗人与家人为了躲避战乱,不得不离开家园,两鬓斑白。当敌人真的到来时,他们更加担心和害怕。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深深忧虑,以及对战乱给家庭带来苦难的感慨。

整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战乱时期人民的苦难生活和诗人内心的忧国忧民之情,具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戴良
朝代:唐

猜你喜欢

砦居避兵杂诗·其三

冤气黑云横,苍茫七百城。

营空中夜徙,垄废去年耕。

抱珥天常晕,生毛日不明。

秋风吹木叶,送作鼓鼙声。

(0)

胡祠北楼送杨舍人还都

烟搅离肠酒易醒,搴蓉葺芷送扬舲。

鬓边霜雪秋催白,山势龙蛇雨洗青。

剩有读碑思岘首,不辞攒泪洒新亭。

凄清喜有寥天雁,且破愁颜北向听。

(0)

题董研樵玉泉院听泉图二首画一石谷,中嵌陈搏睡像·其一

空谷老仙好鼾睡,不闻雷震与鼎沸。

水阁一客拥柱吟,独觉风泉胜鼓吹。

世间谁妄定谁真,都由六凿生根尘。

若听清音道可喜,行逢蛙黾耳须洗。

察者多思蒙者适,不如看山枕白石。

(0)

磁州道中二首·其二

朝雨清尘细不霏,荷簪犀利稻秧肥。

画图祇称渔蓑好,莫写劳劳短后衣。

(0)

辛丑八月旧庖丁雍姓携南皮相南小画四帧索题口占应之·其一

鹿床归卧好湖山,忽蹑长虹去不还。

看取弱毫挥涩纸,淋漓生气满尘寰。

(0)

白玉本十三行为杨献叔题·其一

杂遝群仙事有无,神光离合太模糊。

陈思亦喜幽并客,未肯低头受玉符。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