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骑(bǎi qí)的意思:指一百名骑士,也用来形容众多的骑兵。
大对(dà duì)的意思:形容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或观点完全相反,相互对立。
棣萼(dì è)的意思:形容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凤池(fèng chí)的意思:指人才辈出,杰出人物聚集之处。
风神(fēng shé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具有矫健、迅捷的特点,如同风一般神速。
阁主(gé zhǔ)的意思:阁主指的是官署中的主要负责人,也可用来形容某个领域的权威人士。
华轩(huá xuān)的意思:指华美而高雅的轩榭,比喻居住环境优美、宽敞明亮的房屋。
黄阁(huáng gé)的意思:指官员退职后隐居的地方,也泛指退隐之地。
经纶(jīng lún)的意思:指治理国家或组织的才智和智慧。
溟鱼(míng yú)的意思:形容极其微小、微不足道。
蓬莱(péng lái)的意思:指令人向往的美好乐园或理想境地。
清尘(qīng chén)的意思:清除尘土,净化心灵。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世孙(shì sūn)的意思:指子孙后代,也指后代子孙。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谈宾(tán bīn)的意思:指人们在宴会或聚会上愉快地交谈。
棠棣(táng dì)的意思:形容事物美好、光彩夺目。
天津(tiān jīn)的意思:指对人物或事物的评价或判断,意味着高明、有才华、有出息。
同时(tóng shí)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事件、行动或状态在相同的时间发生或存在。
延寿(yán shòu)的意思:延长寿命
一息(yī xī)的意思:一息指呼吸的间隔,也引申为生命的最后一口气。形容非常危急、紧迫,只差一点点就达到极限。
一家(yī jiā)的意思:指整个家庭,也可指一个行业或组织的全部成员。
玉树(yù shù)的意思:指品质高尚、才华出众的人或事物。
芸香(yún xiāng)的意思:形容文采或才华出众的人。
蓬莱阁(péng lái gé)的意思:指美好的仙境或理想的居所。
一家春(yī jiā chūn)的意思:指一家人团聚,欢乐的场景。
- 注释
- 延寿芸香:可能指代家族名或祖先名字。
大对:指重要的政治对话或朝会。
经纶:比喻治理国家的才能。
溟鱼:大海中的鱼,比喻从低微到显赫的转变。
袍如草:形容官袍华丽,如草木繁茂。
清尘:形容环境清雅,有尊贵之意。
玉树:形容人的风采如玉般清雅。
棠棣萼:借指兄弟情深,源自《诗经》中的兄弟之谊。
凤池:古代皇宫中的池塘,借指朝廷。
蓬莱阁:古代宫殿名,象征着高位。
黄阁:古代高级官员的府邸,这里指职位。
迟谈宾:期待贵宾来访,但未到。
- 翻译
- 我是延寿芸香的第七代子孙,继承了家族的荣耀,参与国家大事。
如同海鱼一跃变为天上的星辰,我身穿华丽的官袍,率领三百骑兵,护卫着清静的氛围。
我的风采如玉树在风中摇曳,与兄弟姐妹共享家族的温暖,如同棠棣花儿盛开,家和万事兴。
十年来我一直身处朝廷,担任要职,蓬莱阁的主人,期待着宾客的到来。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开篇“延寿芸香七世孙”两句,通过对家族渊源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深厚文化底蕴的自豪之情。紧接着,“华轩承大对,见经纶”一句,则透露出一种对古代圣贤思想的追寻与敬仰。
“溟鱼一息化天津”此句,用神话中的仙鱼化为天梯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向往和超脱尘世的愿望。接下来的“袍如草,三百骑,自清尘”几句,则描绘了一种出尘离俗、自由自在的生活场景。
“玉树莹风神”一句,以玉树比喻诗人自身,或许是指其高洁清净的人格和不染尘埃的情操。紧随其后的“同时棠棣萼,一家春”几句,通过对植物生长的细致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生命力之美好的一种赞美。
最后,“十年身是凤池人。蓬莱阁,黄阁主,迟谈宾”这几句,则似乎是在讲述一段个人经历或传说故事。其中“十年身是凤池人”表明诗人可能在某个地方居住了十年时间,而“蓬莱阁,黄阁主,迟谈宾”则可能指的是仙境中的宫阙和主人,以及与之之间的交往,这些都充满了神话色彩。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生活状态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精神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伏睹三兄文会之乐皆见于诗不肖屏居山间颇以不获陪末从为歉辄继高韵聊以自叙云尔
老去谩将书作伴,平生不喜酒为名。
倦游落落忘尘事,清梦时时入化城。
纵有诗骚浑漫与,回看波浪亦堪惊。
赤城从阻陪高会,深自怜馀不及情。
小字金刚经赞
昔有佛子根猛利,能观空性则是色。
欲显空色不思议,仰空书此金刚句。
至今风雨被原野,诸樵牧者集其下。
乃知肉眼不能见,譬如水中有盐味。
唯道人琼思精奇,能观色性即是空。
视此纤管大如椽,挥翰如行九轨道。
故于兼寸环中备,足广大言说身世。
人可见,不可读,譬如婴儿亲崖蜜。
我于此经能證入,初中后善三法门。
忽然落笔如建瓴,不复现行生倒想。
由色空观入诸境,奏刀肯綮无全牛。
尽持此法施群生,甚微细智愿同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