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长公(cháng gōng)的意思:指在公共场合长时间待着,不肯离开。
当须(dāng xū)的意思:立即需要,迫切需要
分别(fēn bié)的意思:指离别、分离、分开等意思。
何许(hé xǔ)的意思:何种、什么样的
华屋(huá wū)的意思:形容房屋华丽、豪华。
九州(jiǔ zhōu)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九个行政区域,也泛指全国。
楷法(kǎi fǎ)的意思:楷法是指规范的书法字体,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行为规范、态度正直。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山丘(shān qiū)的意思:指起伏的山峰或山脉。
神物(shén wù)的意思:指神奇的物品或者具有非凡能力的物品。
石经(shí jīng)的意思:指古代刻在石头上的文字或图案。
铜狄(tóng dí)的意思:指笨拙的人或事物。
文字(wén zì)的意思:指书面语言,也指文字的能力和技巧。
五百(wǔ bǎi)的意思:指数量较大,形容数量众多。
宇宙(yǔ zhòu)的意思:形容某人或某物在某个领域内无人能及、无与伦比。
元丰(yuán fēng)的意思:指物质财富丰富,充实富裕。
在处(zài chǔ)的意思:在某个地方或环境中处于特定的状态或境地。
醉墨(zuì mò)的意思:形容写字或绘画时心神专注,如痴迷醉心,不知疲倦。
-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冯子振的《游报恩寺读东坡石刻》,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历史与文化的深刻感悟。
首先,诗中“老石经劫坏,神物在处留”两句,描绘了历经沧桑的老石碑,虽遭劫难,但其中蕴含的精神与智慧却依然留存,寓意着文化与精神的不朽。这种对历史遗迹的尊重与敬畏,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接着,“元丰苏长公,有倡当须酬”一句,提到了宋代文学巨匠苏轼(苏长公),表达了对苏轼及其作品的崇敬之情,并暗示了对苏轼倡导的文化精神的回应与传承。这不仅是对苏轼个人的致敬,也是对宋代文化繁荣的一种怀念与向往。
“莫作分别想,沧海粟影浮”则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与现实、个体与整体关系的思考。诗人提醒读者不要局限于眼前的分别与局限,而应将视野放得更为广阔,如同沧海中的粟粒,虽小却承载着无尽的宇宙奥秘。这句诗富有哲理,引导人们超越表面现象,去探索更深层次的意义。
“□生宇宙间,何许更九州”中的“□”字可能为脱漏或印刷错误,此处应理解为“人”字,整句意为人在宇宙间渺小如尘,又何止于区区九州之地。这不仅是对人类自身位置的谦逊表达,也暗含了对宇宙之大、时间之长的感慨。
“文字千古映,醉墨楷法遒”赞扬了古代文字与书法艺术的永恒魅力,它们跨越千年,依然光彩照人。这不仅是对苏轼等文人墨客才华的赞美,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颂扬。
“愿杳五百年,华屋真山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终将逝去的无奈。然而,这种感慨并非绝望,而是对永恒价值的追求与向往。
最后,“且从蓟子训,铜狄三千秋”引用了古代典故,表达了诗人愿意追随先贤的脚步,像铜狄一样坚韧不拔,度过漫长岁月的决心。这不仅是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也是对传承与创新的呼唤。
综上所述,冯子振的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对历史、文化、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既是对前人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它不仅是一次对古代文化的回望,更是对人类共同精神家园的探索与呼唤。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记岁首乡俗寄子瞻二首·其一踏青
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青行。
浮桥没水不胜重,野店压糟无复清。
松下寒花初破萼,谷中幽鸟渐嘤鸣。
洞门泉脉龙睛动,观里丹池鸭舌生。
山下瓶罂沾稚孺,峰头鼓乐聚簪缨。
缟裙红袂临江影,青盖骅骝踏石声。
晓去争先心荡漾,莫归誇后醉从横。
最怜人散西轩静,暧暧斜阳著树明。
和柳子玉纸帐
夫子清贫不耐冬,书斋还费纸重重。
窗明晓日从教入,帐厚霜飙定不容。
京兆牛衣聊可藉,公孙布被旋须缝。
吴绫蜀锦非嫌汝,简淡为生要易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