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尺一(chǐ yī)的意思:形容极其精确,毫不差错。
弟子(dì zǐ)的意思:弟子指的是学生、徒弟,特指拜师学艺的人。
二华(èr huá)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仪态美丽动人。
风云(fēng yún)的意思:风云指的是风云变幻,形容世事变化快速,多用来形容人物的兴衰或事物的变迁。
关门(guān mén)的意思:指关闭门户,拒绝外人进入。
河汾(hé fén)的意思:指善于调解争端、化解矛盾的能力。
家学(jiā xué)的意思:家庭教育的学问,指在家中接受的教育和学习。
讲坛(jiǎng tán)的意思:指公开演讲或讲座的场所。
经笥(jīng sì)的意思:指经验丰富,有见识,能够明察秋毫。
镂银(lòu yín)的意思:雕刻银器。比喻精心雕琢,精益求精。
驱马(qū mǎ)的意思:指驱使马匹前进,比喻推动事物发展或进展。
儒宗(rú zōng)的意思:指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和理念。也用来形容某个学派或团体的主要思想、理念或核心价值观。
三辅(sān fǔ)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三个辅助行政区域,即都城周围的三个辅助区域。也指古代官府的三个辅助机构,即都城周围的三个辅助机构。
四方(sì fāng)的意思:四个方向,指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外史(wài shǐ)的意思:外史指的是历史书中没有记载的事件,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的一些私人事务或不被公众所知的事情。
依然(yī rán)的意思:仍然如此,依旧不变
一依(yī yī)的意思:依附、依赖
银鞍(yín ān)的意思:指马鞍上镶嵌有银制装饰,形容豪华富贵的场景或事物。
柱后(zhù hòu)的意思:指在某个重要地位或职位上的人离开后,接替其位置的人。
缁林(zī lín)的意思:指黑色的树林,比喻众多的僧人。
自昔(zì xī)的意思:自古以来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督学官王宪副在秦中的形象与风范。首句“关门驱马镂银鞍”,生动展现了王宪副出行时的威严与气派,仿佛他驾驭着骏马,马鞍上雕刻着精细的银饰,彰显其身份与地位。接着,“尺一依然柱后冠”一句,借用了古代官印的典故,暗示王宪副虽已退居幕后,但其影响力犹存,如同柱后的官印一般,虽不在显要位置,却依然具有权威。
“书掌四方周外史,地雄三辅汉长安”两句,赞美了王宪副在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他如同周朝的史官,记录四方之事,又如汉长安之地,雄踞三辅,象征其在学术与教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儒宗经笥劳题版,弟子缁林列讲坛”则进一步强调了王宪副作为儒家宗师的地位,他辛勤劳作于经笥之上,为弟子们题写版籍,同时在缁林(指僧侣或道士所居之处)中设立讲坛,传授知识,培养人才。
最后,“自昔河汾家学贵,风云须向二华看”两句,以历史上的河汾学派为例,表达了对王宪副家族学识渊博、世代传承的赞誉,同时也暗示了王宪副在学问与道德上的风范,如同二华山(位于陕西,是秦岭的一部分)之巅,是观察风云变化、洞察世事的高点。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历史典故,高度赞扬了王宪副在学术、教育以及道德上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