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兴·其三》
《杂兴·其三》全文
明 / 李云龙   形式: 古风

石洞阴阴中有千章木。

风日夕吹,霜条森似玉。

苦节谅不移,肯受膏雨沐。

百卉沃壤芬芳过目

志士忧患,焉知不为福。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卉(bǎi huì)的意思:形容花草繁盛,各种各样的花草。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芬芳(fēn fāng)的意思:指香气扑鼻、芳香宜人的意思。

风日(fēng rì)的意思:指风和日光,形容风和日丽、天气晴朗。

膏雨(gāo yǔ)的意思:指雨水丰沛,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过目(guò mù)的意思:迅速阅读、浏览

苦节(kǔ jié)的意思:指在困境中坚持节约、自我克制的品质和行为。

千章(qiān zhāng)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作品内容丰富,篇幅很长。

日夕(rì xī)的意思:日出和日落,表示时间的流逝。

山风(shān fēng)的意思:山风是指山区的风,也用来形容心境高远、胸怀宽广。

石洞(shí dòng)的意思:指人追求安逸舒适的生活,不思进取,不肯努力奋斗。

霜条(shuāng tiáo)的意思:霜条指霜降时,霜冻在地面上形成的条状物。比喻事物的痕迹或迹象。

条森(tiáo sēn)的意思:形容事物纷乱、杂乱无章。

沃壤(wò rǎng)的意思:指土地肥沃、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地方。

阴阴(yīn yīn)的意思:形容阴暗、阴森、阴沉的样子。

忧患(yōu huàn)的意思:指忧虑和担忧,特指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困难和危险感到担心。

志士(zhì shì)的意思:指有志向、有抱负的人,特指愿意为国家或社会事业奋斗的人。

中有(zhōng yǒu)的意思:表示在某种事物或情况中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内容、特征或要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邃幽静的石洞景象,洞中生长着众多高大的树木,山风在傍晚时分吹过,使得树干显得格外挺拔,仿佛是晶莹剔透的美玉。诗人通过“苦节”一词,表达了树木坚韧不拔的品质,它们不接受肥沃雨露的滋养,而是坚守自己的本性。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周围的百花生长在肥沃的土地上,虽然香气扑鼻,但只是供人观赏,并无实际的价值。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志士身处忧患之中,却坚信这可能带来好运的看法。整首诗运用了象征和对比的手法,寓意深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李云龙
朝代:明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猜你喜欢

上滩

顺流船似箭,逆流船似绊。

衢睦地势殊,牵挽程难算。

江底清无泥,齿齿白石粲。

船石相磨治,荦确冰初泮。

深者四五尺,浅或未及半。

牵船蹋冰行,挽衣不掩骭。胶浅难施,肩舁杂呼唤。

已前而复却,欲迎或还捍。

一滩抵数里,一里或数滩。

滩滩行相续,侵晓到日旰。

惶恐黯黕名,熟闻心已惮。

岂识瀫纹江,惊湍尔许悍。

长歌行路难,击楫发三叹。

(0)

福州道中

指点三山近,轻云护翠微。

晓烟榕叶暗,春雨蔗田肥。

野女修棕笠,溪人浣氎衣。

啼鹃苦竹里,争道不如归。

(0)

游梁诗

雄都形胜古梁州,匹马冲寒访上游。

地控燕秦开阃域,天分南北锁咽喉。

平铺白草千原旷,忽折黄河一线流。

试上高台还极目,城边睥睨夕阳秋。

(0)

拜杨伯起墓

蟠龙关塞近,大鸟墓门深。

万古长河水,千秋暮夜心。

衣冠朝岳麓,蘋藻荐桃林。

夫子应知己,囊无陆贾金。

(0)

珠江杂咏四首·其四

我爱珠江好,清娱事事幽。

名香散东莞,佳砚采端州。

水驿梅花晚,山村荔子秋。

新来解蛮语,倚树听钩辀。

(0)

河水决

黄河冲决淮河荡,白马湖中千尺浪。

淮阳城郭云气中,远近田庐水光上。

人行九陌皆流水,螺蚌纷纷满城市。

筑岸防堤急索夫,里中徭役齐追呼。

富家出钱贫出力,触热忍饥不得食。

十日筑成五尺土,明日崩开十丈五。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