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到陈州二首·其一》
《初到陈州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谋拙身无向归田久未成。

来陈为懒计,传道虚名

俎豆终难合,诗书强欲明。

斯文吾已试,深恐误诸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传道(chuán dào)的意思:传播道理或教义。

归田(guī tián)的意思:指离开尘世归隐田园,追求宁静的生活。

诗书(shī shū)的意思:指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斯文(sī wen)的意思:文雅有礼貌,举止得体。

无向(wú xiàng)的意思:没有方向,没有目标或目的。

虚名(xū míng)的意思:指空有名声而无实际才能或成就。

诸生(zhū shēng)的意思:指众多的学生或学者。

俎豆(zǔ dòu)的意思:指古代祭祀时摆放在祭坛上的肉食和豆子,比喻人们为了争夺利益而互相争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初到陈州二首(其一)》中的第一首。诗人以自谦和感慨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在仕途上的困惑与无奈。"谋拙身无向",体现了诗人自认为才智不足,难以在官场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归田久未成"则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长久未能如愿回归。"来陈为懒计",暗示了他来到陈州并非主动选择,而是因为懒于世俗之事;"传道愧虚名",流露出他对空有传道之名而无实际贡献的自责。

"俎豆终难合",这里的"俎豆"象征礼仪和学问,意味着他在学术上难以与主流相适应;"诗书强欲明",表明他虽然努力通过读书来提升自我,但仍感力不从心。最后两句"斯文吾已试,深恐误诸生",诗人反思自己的学识能否胜任教育职责,担心自己的不足会误导学生,流露出对教育责任的深深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苏辙对于自身处境的反思和对教育事业的诚挚态度,以及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与现实困境的矛盾。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孙传师密学挽辞·其三

逸气凌崧华,高标蔼搢绅。

经纶真汉将,谈笑却胡尘。

白首遭微谴,青云阻要津。

功名关造物,一语未能陈。

(0)

哭少游学士·其一

江左有豪英,超骧世无伦。

妙龄已述作,识造穷天人。

儒林老先生,相与为友宾。

客来叩治乱,亹亹披霜筠。

波澜与枝叶,犹足誇后尘。

青衫入仕初,十手争扶轮。

孤嘲可敌众,志郁不得信。

造物念流落,荐收付洪钧。

干将不许就,中昼如有神。

七年投炎荒,日与山鬼邻。

妻孥各异土,相望同参辰。

秋风吹黄茅,八月瘴雾新。

回车婴重疠,茕茕无与亲。

中原尚杳隔,坟陇怀棘薪。

凄凉浯水头,魂逝归无因。

精爽竟了了,挽章见情真。

流传到京阙,悲读闻缙绅。

斯人傥不亡,光华国之珍。

彼苍未易晓,三叹鼻酸辛。

(0)

次韵试可同游法王岳寺

两山脩径尽榛芜,谩诧当年幸翠舆。

空睹宸文藏宝构,不逢衲子话真如。

林深想见灵根茂,地胜宜多隐者居。

凉月照人归路好,傍溪嘉树影扶疏。

(0)

次韵闻复湖上秋日六言·其七

江城秋至几日,风物斗觉凄凉。

邻女机丝何有,夜闻促织悲伤。

(0)

次韵闻复西湖夏日六言·其四

西湖清浅可泛,湍险岂类瞿塘。

随处菰蒲莲芡,栉风沐雨尤香。

(0)

听盛道人琴·其二

有客浮游不定家,玉琴三尺当生涯。

从来正始无人会,掉首高歌乌帽斜。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