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初到陈州二首(其一)》中的第一首。诗人以自谦和感慨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在仕途上的困惑与无奈。"谋拙身无向",体现了诗人自认为才智不足,难以在官场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归田久未成"则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长久未能如愿回归。"来陈为懒计",暗示了他来到陈州并非主动选择,而是因为懒于世俗之事;"传道愧虚名",流露出他对空有传道之名而无实际贡献的自责。
"俎豆终难合",这里的"俎豆"象征礼仪和学问,意味着他在学术上难以与主流相适应;"诗书强欲明",表明他虽然努力通过读书来提升自我,但仍感力不从心。最后两句"斯文吾已试,深恐误诸生",诗人反思自己的学识能否胜任教育职责,担心自己的不足会误导学生,流露出对教育责任的深深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苏辙对于自身处境的反思和对教育事业的诚挚态度,以及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与现实困境的矛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哭少游学士·其一
江左有豪英,超骧世无伦。
妙龄已述作,识造穷天人。
儒林老先生,相与为友宾。
客来叩治乱,亹亹披霜筠。
波澜与枝叶,犹足誇后尘。
青衫入仕初,十手争扶轮。
孤嘲可敌众,志郁不得信。
造物念流落,荐收付洪钧。
干将不许就,中昼如有神。
七年投炎荒,日与山鬼邻。
妻孥各异土,相望同参辰。
秋风吹黄茅,八月瘴雾新。
回车婴重疠,茕茕无与亲。
中原尚杳隔,坟陇怀棘薪。
凄凉浯水头,魂逝归无因。
精爽竟了了,挽章见情真。
流传到京阙,悲读闻缙绅。
斯人傥不亡,光华国之珍。
彼苍未易晓,三叹鼻酸辛。
《哭少游学士·其一》【宋·释道潜】江左有豪英,超骧世无伦。妙龄已述作,识造穷天人。儒林老先生,相与为友宾。客来叩治乱,亹亹披霜筠。波澜与枝叶,犹足誇后尘。青衫入仕初,十手争扶轮。孤嘲可敌众,志郁不得信。造物念流落,荐收付洪钧。干将不许就,中昼如有神。七年投炎荒,日与山鬼邻。妻孥各异土,相望同参辰。秋风吹黄茅,八月瘴雾新。回车婴重疠,茕茕无与亲。中原尚杳隔,坟陇怀棘薪。凄凉浯水头,魂逝归无因。精爽竟了了,挽章见情真。流传到京阙,悲读闻缙绅。斯人傥不亡,光华国之珍。彼苍未易晓,三叹鼻酸辛。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9167c6decdb9a50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