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乘时(chéng shí)的意思:抓住时机,利用时机。
出乘(chū chéng)的意思:离开、出发
砥柱(dǐ zhù)的意思:砥柱指的是支撑柱子,比喻支持、坚定的力量或支持某个事物的人或事物。
奋笔(fèn bǐ)的意思:用力写字、写作时充满激情和斗志。
国士(guó shì)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的人
纪纲(jì gāng)的意思:纪律和法纲。也指重要的规章制度。
可知(kě zhī)的意思:可以知道,能够了解或明白的意思。
乱世(luàn shì)的意思:指社会动荡、混乱的时期。
论才(lùn cái)的意思:评价一个人的才能或能力。
名相(míng xiāng)的意思:指在历史上有名望的高级官员,也用来形容在某个领域或行业中具有卓越地位和声望的人。
年名(nián míng)的意思:指在某一年份中名声显赫,受到众人的赞誉和尊重。
前筹(qián chóu)的意思:准备工作或筹备工作。
生气(shēng qì)的意思:指人因愤怒或气愤而产生的情绪。
世纪(shì jì)的意思:指一百年的时间,也比喻非常长的时间。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无双(wú shuāng)的意思:没有对手或者没有可比较的对手,独一无二
犹疑(yóu nǐ)的意思:指犹豫不决,心中难以决定。
鱼水(yú shuǐ)的意思:比喻亲密无间的关系。
中流(zhōng liú)的意思:处于中间位置,居于中间地位。
国士无双(guó shì wú shuāng)的意思:指在某一领域内,没有人能与之相比的卓越人才。
中流砥柱(zhōng liú dǐ zhù)的意思:指在团体、集体中起支撑、鼓励作用的重要人物或事物。
-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民国初期的郑孝胥所作,题为《题吴蔼宸所译墨索里尼传后》。诗人通过对吴蔼宸翻译墨索里尼传记的评价,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时代背景的深刻洞察。
首句“七年名相世犹疑”,暗示了人们对吴蔼宸翻译作品中墨索里尼作为政治领袖角色的理解仍有争议,即使他在位多年且曾是知名首相。接下来的“四海论才亦可知”表明,尽管外界对其才能有所讨论,但其实际影响力和能力是公认的。
“乱世纪纲民未信”描绘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们对国家纲常的信任度降低,而吴蔼宸的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中流砥柱事尤危”进一步强调了他作为知识分子在动荡时期的支撑作用,其立场坚定,承担着引导公众认识的责任。
“多君奋笔饶生气”赞扬了吴蔼宸的文采和活力,他的文字充满力量,激发读者思考。“使我前筹或更奇”则表达了诗人认为吴蔼宸的作品可能提出新颖的观点,对前人的策略有所超越。
最后两句“国士无双非漫许,待看鱼水出乘时”高度评价吴蔼宸,称他是当世无双的国士,期待他在合适的时候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如同鱼得水般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整首诗通过赞美吴蔼宸的翻译才华和历史贡献,展现了诗人对知识传播者在乱世中价值的肯定,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