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岸买鱼仍问米,登楼呼酒更持螯。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巴陵(bā líng)的意思:指人事物的特征或状态与巴陵地区相似,形容相对荒凉、贫瘠或落后。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登楼(dēng lóu)的意思:指登上高楼或高山,从高处俯瞰,观察远景。
洞庭(dòng tíng)的意思:指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未来发展趋势。
寒风(hán fēng)的意思:形容寒冷刺骨的风。
河伯(hé bó)的意思:指长江的神,也泛指大河的神灵。
离骚(lí sāo)的意思:指离散、离别之愁。
暮雨(mù yǔ)的意思:指在傍晚或黄昏时下的雨。也用来比喻最后的希望或最后的机会。
怒涛(nù tāo)的意思:形容猛烈汹涌、势不可挡的波涛,比喻声势浩大、威力强大的力量。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屈原(qū yuán)的意思:指受到冤屈、委屈或遭遇不公正待遇。
欣然(xīn rán)的意思:形容心情愉悦、乐意的样子。
野渡(yě dù)的意思:指在野外的河流或湖泊上渡河。
幽兰(yōu lán)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在清雅、高洁的环境中成长,保持纯洁的品质和高尚的气质。
- 注释
- 洞庭:指洞庭湖。
过:经过。
浪犹高:波浪仍然很大。
河伯:古代传说中的黄河之神。
欣然:愉快地。
怒涛:汹涌的波涛。
傍岸:靠近岸边。
买鱼:购买鱼。
问米:询问米价。
登楼:登上楼。
呼酒:叫酒。
持螯:拿着蟹螯。
湘汀:湘江边的水边。
暮雨:傍晚的雨。
幽兰:深幽的兰花。
湿:被打湿。
野渡:野外的渡口。
寒风:寒冷的风。
古树:古老的树木。
号:发出声音。
诗到:来到。
巴陵:古代地名,今湖南岳阳。
吟不得:吟诵不出来。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
千古:千百年来。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古代长篇抒情诗。
- 翻译
- 洞庭湖上的波浪已经过去,河神愉快地停止了怒涛翻滚。
他在湖边买鱼还询问大米,登上酒楼叫酒又持着蟹螯畅饮。
傍晚时分湘江边的兰花被雨水打湿,野外渡口寒风中老树发出哀号。
到了岳阳楼却吟诵不出诗篇,因为这里永远铭记着屈原的《离骚》精神。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洞庭湖畔的所见所感。开篇“洞庭过了浪犹高,河伯欣然止怒涛”两句,通过对比现实与传说中的洞庭湖水位之高,以及神话中河伯停止愤怒的情景,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
接着,“傍岸买鱼仍问米,登楼呼酒更持螯”两句,展示了诗人观察到当地居民生活的一幕。买鱼与问米是日常生活中寻求食物的场景,而登楼呼酒并持螯(螯指蟹,即螃蟹)则可能是在特定节庆时刻的情境,或许也反映出诗人自己的某种情感寄托。
“湘汀暮雨幽兰湿,野渡寒风古树号”两句,则描绘了一幅秋末或冬初的萧瑟景象。幽兰在细雨中变得更加湿润,而过往古老的树木在冷风中发出凄厉的声音。
最后,“诗到巴陵吟不得,屈原千古有离骚”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历史文化名篇《离骚》的无尽赞美之情。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著名辞赋家,其作品《离骚》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杰作之一。诗人在巴陵(今湖南岳阳)无法吟咏出超越这部千古绝响的诗句,显示了对屈原及其作品深厚的情感和敬意。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人的活动,以及对文化传承的尊崇,展现了一种平和而又不失深情的艺术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宗器张方伯之浙江兼柬崇善刘方伯年况意见乎词
瘴云初收残雨歇,张君别我游江浙。
平生壮志轻别离,为惜君才心郁结。
君昔作官守四明,我来浙省闻君名。
紫薇堂上一相见,识君真是人中英。
踰时我拜南征命,君亦来参广藩政。
师行日费藉君多,我得迅扫蛮烟净。
广人被泽方歌讴,浙人望治思未休。
一视同仁徇民愿,进官移地君知不。
君才本是庙堂具,历试想应图倚注。
海内犹多事可为,好竭精忠荅知遇。
同寅方伯我同年,十载不见心茫然。
丈夫志定会有合,相期话旧五云边。
夏太常碧梧翠竹图为林同寅季聪题
孤桐何亭亭,脩竹亦袅袅。
根株起泉石,相引入云表。
乔枝润玄云,密叶摇翠葆。
所嘉清标同,非比华色好。
芳春斗妍姿,嗤彼众花草。
一时固悦目,零落苦太早。
节操岂若兹,霜风不能挠。
良材世皆惜,大匠解品藻。
栖食招鸾凰,厥美谩称道。
虞廷取制作,音韵天下少。
送杨洗马京闱较艺还朝
先生自是文中豪,魁名烨烨驰清朝。
早登翰苑阅中秘,寻入宫坊居上僚。
京闱多士如云集,圣主亲烦司黜陟。
经幄初辞讲读班,词垣暂辍丝纶笔。
乘传南来半月程,深院下帘秋气清。
抡材晴案寸心白,批卷夜窗双眼明。
誉髦简拔皆精确,尺璧明珠光烂若。
伫充庭实献彤墀,喜动龙颜承宠渥。
雪拥蓝关图
西方有佛名浮屠,形神寂灭久已殂。
何年委此趾与颅,流传震旦惟其徒。
唐宗信重如琏瑚,遥自凤翔迎至都。
韩公抗疏恳伏蒲,愿投水火斥其诬。
忤旨谪逐瘴海隅,迢迢远道劳驰驱。
于时严冬雪载涂,蓝关秦岭云模糊。
老成有子字清夫,冒寒慰劳惊相呼。
作诗示意嗟可吁,衰朽之骨其收吾。
一身不惜万里徂,人心复正赖公扶。
曾闻顷刻金花敷,诗联涌出此则符。
湘乎仙乎知有无,至今画史写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