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痴迷(chī mí)的意思:
[释义]
(形)形容沉迷的神情。
[构成]
并列式:痴+迷
[例句]
看他那痴迷的样子。(作定语)春秋(chū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
从人(cóng rén)的意思:遵循众人的意见或行动,没有独立思考和主见。
寸管(cùn guǎ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极其小心谨慎,一丝不苟。
低徊(dī huái)的意思:形容心情低落,犹豫不决。
官名(guān míng)的意思:指官职的名称或官员的名号。
纪事(jì shì)的意思:记录历史事件或事实
举国(jǔ guó)的意思:全国一致地、全体国民一起
乐容(lè róng)的意思:指容貌愉快、笑容满面的样子。
礼乐(lǐ yuè)的意思:礼乐是指传统的礼仪和音乐。它代表了古代中国人重视礼仪和音乐的文化传统。
谋惟(móu wéi)的意思:谋略、计谋。
三秋(sā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长短,用于形容等待的时间很长。
深谋(shēn móu)的意思:指在做事情时考虑周详,思虑深远。
圣世(shèng shì)的意思:圣世指的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世界,一个理想的社会状态。
诗史(shī shǐ)的意思:指诗人的才华和作品的历史。
微臣(wēi chén)的意思:微不足道的官员。形容地位低微、权力小。
危言(wēi yán)的意思:指言辞危险,容易引起麻烦或不良后果的话语。
未应(wèi yìng)的意思:没有回应,没有应答
我师(wǒ shī)的意思:指自己的老师或师长。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的《既作九辨诗因以自解》。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忧虑,以及在面对复杂时局时内心的挣扎与自我反省。
首联“三秋纪事未应欺,寸管低徊几自疑”点明了诗人的创作背景和心态。他以“三秋”象征时间的紧迫与历史的深远,表明自己在记录时事时不应有所隐瞒或欺骗,即使是在细微的笔触下也需反复斟酌,深感责任重大。
颔联“举国深谋惟倖免,微臣同疚敢痴迷”揭示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忧虑。他意识到整个国家都在为避免灾难而进行深思熟虑的谋划,而作为微小的臣子,他也同样感到内疚和不安,不敢轻易迷失方向。
颈联“官名礼乐容诗史,志在春秋独我师”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文化的尊重与追求。他认为,无论是官名、礼乐还是诗史,都是历史的见证,而他的志向在于像《春秋》这样的经典一样,成为后世学习的榜样。
尾联“知罪从人真莫问,危言圣世尚当为”表达了诗人对于真理的坚持和对时代责任的理解。他知道自己的言论可能会触及某些敏感之处,但为了圣明的时代,他愿意说出真话,即使这意味着承担风险。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郭之奇作为一位知识分子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他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通过诗歌表达对国家、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真理和正义的不懈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米元章临谢安八月帖赞
八月一帖,无为宝晋之刻,则其初也。
兵燬而后重取而镌,遗其精而得其粗也。
京口供军之碑,绍兴所传,芾之书也。
此帖亦其同时,同出于尚方之储也。
芾之嗜帖,所谓麻纸十万,足以验其平生之工夫也。
字与跋皆不同,盖所临虽出一手,而其所得之时日则殊也。
供军帖字之所以寡,出于率意之真,而此二帖则皆临而非摹也。
京口海岳,芾所居也。
两临本之并传,尚可以见其人之绪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