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几万里,天派垂昆崙。
下有万艘济,旁列千夫屯。
持此安且静,用鉴暴与昏。
顷年时闻龙,渊室今应存。
秉简俗何陋,济舆惠亦烦。
碧波(bì bō)的意思:指湖泊、江河等水面的颜色鲜艳明亮,清澈明亮的水面。
博望(bó wàng)的意思:指远望、高瞻远瞩的意思。
参天(cān tiān)的意思:形容树木高大挺拔,直插云霄。
砥柱(dǐ zhù)的意思:砥柱指的是支撑柱子,比喻支持、坚定的力量或支持某个事物的人或事物。
佛宫(fó gōng)的意思:佛寺或佛堂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国侨(guó qiáo)的意思:指在国外居住或定居的华人
寒泉(hán quán)的意思:指冷清、寂寞无人的景象或境况。
河源(hé yuán)的意思:比喻事物的根源或起源。
金谷(jīn gǔ)的意思:指丰收的谷物或金银财富累积丰富。
九地(jiǔ dì)的意思:指非常深沉或广泛的地方。
具茨(jù cí)的意思:形容事物具有丰富多样的品种或种类。
利用(lì yòng)的意思:利用指的是充分利用某种资源或情况,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琉璃(liú lí)的意思:指透明如玻璃、颜色艳丽的东西。
流播(liú bō)的意思:指信息、传言等迅速传播流传开来。
年时(nián shí)的意思:指特定的年份或时期。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千夫(qiān fū)的意思:形容人多势众,众多的人群。
乔木(qiáo mù)的意思:比喻人的思想、行为或事物的本质高尚、不同寻常。
顷年(qǐng nián)的意思:顷年意为“不久之前的年份”。
入王(rù wáng)的意思:指进入王宫,成为王的亲信或宠臣。也用来形容人得到权势、地位的意思。
三门(sān mén)的意思:指三个门派或三个门类。
善性(shàn xì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品德优良,性格善良,善于为人着想。
上善(shàng shàn)的意思:指高尚的德行和品质,指人们应该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
神龙(shén lóng)的意思:神龙是指具有神奇力量的龙,也用来比喻非凡的才能或者具有威严的人物。
殊胜(shū shèng)的意思:非常优秀或出众,超越寻常
水源(shuǐ yuán)的意思:指水的来源或水源地,也比喻事物的根本或基础。
顺下(shùn xià)的意思:顺从、服从
王城(wáng chéng)的意思:指帝王所居住和统治的城池,也泛指权力中心。
逶迤(wēi yí)的意思:曲折、蜿蜒。
洧水(wěi shuǐ)的意思:洧水是指洪水泛滥的意思。
物理(wù lǐ)的意思: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物质、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下德(xià dé)的意思:指人品恶劣,道德败坏。
兴废(xīng fèi)的意思:指兴盛和衰败,兴旺和衰落。
藻鉴(zǎo jiàn)的意思:指以某事物为镜鉴,作为借鉴和学习的对象。
郑国(zhèng guó)的意思:指一个国家的政治清明、治理有方,国家安定繁荣。
支流(zhī liú)的意思:支流指的是河流或水系中的次要分支,也可以用来比喻某个事物或概念的次要分支或派生物。
自古(zì gǔ)的意思:从古至今,自古以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河源、支流、清池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赞美。同时,诗中也融入了作者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争、回归自然本真的人生态度。
"常笑博望侯,老死穷河源" 这两句表明作者对于那些能够长久地居住在美好自然环境中,终老于此的幸运者感到羡慕和赞同。这种情感展现了对远离尘世、与大自然为伴的人生状态的向往。
河源之广阔、支流之纵横交错,以及水流穿越九地的壮观景象,展示了作者对于大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赞美。"乐彼洧水源,近且具茨根" 则进一步强调了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亲近感。
"寒泉发清池,藻鉴挠不浑" 描述了清泉与池塘之间的清澈透明,反映出作者对于纯净之物的追求。"引为琉璃陂,碧波媚蘋蘩" 中的“琉璃陂”和“碧波”形象,则增添了一份仙境般的美感。
诗中还穿插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如“顷年时闻龙,渊室今应存” 表示了作者对于过去历史遗迹的记忆和现在实际情况的比较。而"秉简俗何陋,济舆惠亦烦" 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不愿过多涉足人事的态度。
最后,诗人通过对郑国侨和汉张骞的提及,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人物的个人评价,认为郑国侨之类的人物更胜一筹。这也反映出作者对于不同历史人物品格和成就的独到见解。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也透露了一种超然物外、回归自然的生活理念。
轩车此去也逢时,地近湘南颇入诗。
一月计程那是远,中年出守未为迟。
水边花气熏章服,岭上岚光照画旗。
想得化行风土变,州人应为立生祠。
生于碛礰善驰走,万里南来困丘阜。
青菰寒菽非适口,病闻北风犹举首。
金台已平骨空朽,投之龙渊从尔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