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平相公远寄佳章谨依韵和呈·其一》
《天平相公远寄佳章谨依韵和呈·其一》全文
宋 / 文彦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晓辟天阍帝纶麾幢误委不才臣。

六条颁诏专临雍一道全师别制秦。

虽受深恩北阙,拟将何术抚西人

他年遂解簪缨去,乞去伊川散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北阙(běi què)的意思:指高大的宫阙,比喻高峻的山峰或高耸入云的建筑物。

不才(bù cái)的意思:指自己才能不高,能力有限。

才臣(cái chén)的意思:指有才能的臣子,多用来形容有才干、有能力的官员。

帝纶(dì lún)的意思:指帝王的衣裳或帝王的服饰。

麾幢(huī zhuàng)的意思:指挥旗帜。形容领袖或将领威风凛凛,指挥有方。

临雍(lín yōng)的意思:指临近雍州,形容非常接近目标或者即将实现。

六条(liù tiáo)的意思:指人的生活道路或人生轨迹。

全师(quán shī)的意思:指全部师生或全部人员。

散民(sàn mín)的意思:指失去家园、四散流离的平民百姓。

深恩(shēn ēn)的意思:深厚的恩情。

他年(tā nián)的意思:他年指的是将来的某一年,一般用来表示将来的某个时刻或某个年份。

天阍(tiān hūn)的意思:指在天空中守卫的神明,比喻能够阻止、抵挡或保护某种力量。

西人(xī rén)的意思:指外国人,特指西方国家的人。

伊川(yī chuān)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景象,形容春天或夏天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景象。

一道(yī dào)的意思:指同一方向或同时发生的事物。

簪缨(zān yīng)的意思:指担任重要职务或担负重大责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彦博所作的《天平相公远寄佳章谨依韵和呈》中的第一首。文彦博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天平相公的敬仰之情以及自己对于国家治理的思考。

首句“晓辟天阍出帝纶”,描绘了清晨时分,天门大开,皇帝颁布旨令的情景,象征着国家政策的制定与发布。接着,“麾幢误委不才臣”一句,文彦博自谦地表示自己作为臣子,可能在执行政策时有所疏漏或不当之处,流露出对自己能力的反思与谦逊态度。

“六条颁诏专临雍,一道全师别制秦”两句,进一步阐述了朝廷的政策制定与实施,其中“六条”可能指的是古代法律或政策的六个主要方面,“专临雍”、“别制秦”则暗示了政策的针对性与广泛性,既关注内部的稳定与发展,也考虑到边疆的安全与管理。

“虽受深恩辞北阙,拟将何术抚西人”两句,表达了文彦博虽然受到皇上的深厚恩宠,但仍忧虑如何能更好地安抚边疆的民众,体现了他对国家治理的深切关怀与责任感。

最后,“他年遂解簪缨去,乞去伊川号散民”表明了文彦博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辞去官职,回到伊川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这既是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也是对官场生活的某种解脱与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文彦博作为一位政治家的深邃思考、对国家治理的热忱以及对个人生活理想的追求,是一首兼具政治情怀与人文精神的作品。

作者介绍
文彦博

文彦博
朝代:宋

文彦博(1006年10月23日—1097年6月16日),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天圣五年(1027年),文彦博进士及第。历任殿中侍御史、转运副使等职。庆历七年(1047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平王则起义功,拜同平章事。皇祐三年(1051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1055年)复相。
猜你喜欢

忆乡歌四首·其一

侬是剑南人,惯识故乡好。

绿叶接红花,辉映绥安道。

(0)

腊八日未雪不寒

寒暖违时节,于民有弗堪。

岂应今腊八,恰似旧春三。

夜□蒸肤汗,朝壶溢唾痰。

浑疑北风雪,不肯到江南。

(0)

又判争猫儿状

猫儿不识主,傍家搦老鼠。

两家不须争,将来与裴谞。

(0)

同乐天中秋夜洛河玩月二首·其二

不热不寒三五夕,晴川明月正相临。

千珠竞没苍龙颔,一镜高悬白帝心。

几处凄凉缘地远,有时惆怅值云阴。

如何清洛如清昼,共见初升又见沈。

(0)

河西送李十七

边城多远别,此去莫徒然。

问礼知才子,登科及少年。

出门看落日,驱马向秋天。

高价人争重,行当早着鞭。

(0)

宫词五首·其二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