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阙(běi què)的意思:指高大的宫阙,比喻高峻的山峰或高耸入云的建筑物。
不才(bù cái)的意思:指自己才能不高,能力有限。
才臣(cái chén)的意思:指有才能的臣子,多用来形容有才干、有能力的官员。
帝纶(dì lún)的意思:指帝王的衣裳或帝王的服饰。
麾幢(huī zhuàng)的意思:指挥旗帜。形容领袖或将领威风凛凛,指挥有方。
临雍(lín yōng)的意思:指临近雍州,形容非常接近目标或者即将实现。
六条(liù tiáo)的意思:指人的生活道路或人生轨迹。
全师(quán shī)的意思:指全部师生或全部人员。
散民(sàn mín)的意思:指失去家园、四散流离的平民百姓。
深恩(shēn ēn)的意思:深厚的恩情。
他年(tā nián)的意思:他年指的是将来的某一年,一般用来表示将来的某个时刻或某个年份。
天阍(tiān hūn)的意思:指在天空中守卫的神明,比喻能够阻止、抵挡或保护某种力量。
西人(xī rén)的意思:指外国人,特指西方国家的人。
伊川(yī chuān)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景象,形容春天或夏天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景象。
一道(yī dào)的意思:指同一方向或同时发生的事物。
簪缨(zān yīng)的意思:指担任重要职务或担负重大责任。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彦博所作的《天平相公远寄佳章谨依韵和呈》中的第一首。文彦博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天平相公的敬仰之情以及自己对于国家治理的思考。
首句“晓辟天阍出帝纶”,描绘了清晨时分,天门大开,皇帝颁布旨令的情景,象征着国家政策的制定与发布。接着,“麾幢误委不才臣”一句,文彦博自谦地表示自己作为臣子,可能在执行政策时有所疏漏或不当之处,流露出对自己能力的反思与谦逊态度。
“六条颁诏专临雍,一道全师别制秦”两句,进一步阐述了朝廷的政策制定与实施,其中“六条”可能指的是古代法律或政策的六个主要方面,“专临雍”、“别制秦”则暗示了政策的针对性与广泛性,既关注内部的稳定与发展,也考虑到边疆的安全与管理。
“虽受深恩辞北阙,拟将何术抚西人”两句,表达了文彦博虽然受到皇上的深厚恩宠,但仍忧虑如何能更好地安抚边疆的民众,体现了他对国家治理的深切关怀与责任感。
最后,“他年遂解簪缨去,乞去伊川号散民”表明了文彦博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辞去官职,回到伊川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这既是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也是对官场生活的某种解脱与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文彦博作为一位政治家的深邃思考、对国家治理的热忱以及对个人生活理想的追求,是一首兼具政治情怀与人文精神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河西送李十七
边城多远别,此去莫徒然。
问礼知才子,登科及少年。
出门看落日,驱马向秋天。
高价人争重,行当早着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