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赠武进陈古民丈》
《寄赠武进陈古民丈》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令子高逸,家临白鹤溪。

有时从地肺,潜出洞庭西。

书画松江似,风流董氏齐。

岕茶亲制就,壶向二泉提。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鹤(bái hè)的意思:白鹤是指白色的鹤,比喻高飞远翔、神态悠然的样子。

洞庭(dòng tíng)的意思:指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泉(èr quán)的意思:指人们在追求事物时,常常只看到表面,不深入了解内在的本质。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高逸(gāo yì)的意思:指高尚的品德和超凡的才能。

令子(lìng zǐ)的意思:令子指的是令人满意的子女。形容子女有出息,令父母骄傲。

潜出(qián chū)的意思:暗中出现或隐藏的事物突然显露出来

书画(shū huà)的意思:指书法和绘画,泛指文学艺术。

松江(sōng jiāng)的意思:指心情舒畅,轻松愉快。

有时(yǒu shí)的意思:偶尔;间或;有时候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寄赠武进陈古民丈》。诗中描绘了一位高雅脱俗的人物形象,其居所临近白鹤溪,生活充满诗意与自然之趣。

首句“令子称高逸”,开篇即点出人物的不凡气质和高尚品格。接着,“家临白鹤溪”一句,以白鹤溪的清幽环境烘托主人的隐逸生活。随后,“有时从地肺,潜出洞庭西”两句,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主人时而深居简出,时而游历远方的情景,展现了其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书画松江似,风流董氏齐”两句,赞美了主人的才华横溢,如同松江的书画艺术一般高雅,与董氏(董其昌)的风流才情相匹敌。这里巧妙地将主人与历史上的文化名人相比较,凸显其艺术造诣之高。

最后,“岕茶亲制就,壶向二泉提”两句,通过描述主人亲手制作岕茶,以及使用二泉水泡茶的细节,进一步展现了其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品质生活的独特品味。

整首诗通过对主人公生活环境、个性特质、艺术修养及生活情趣的描绘,塑造了一个高洁脱俗、风流倜傥的文人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其人格魅力的赞赏与敬仰。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残牡丹

肠断题诗如执别,芳茵愁更绕阑铺。

风飘金蕊看全落,露滴檀英又暂苏。

失意婕妤妆渐薄,背身妃子病难扶。

回看池馆春休也,又是迢迢看画图。

(0)

巫山高

抉天心,开地脉,俘动凌霄拂蓝碧。

襄王端眸望不极,似睹瑶姬长叹息。

巫妆不治独西望,暗泣红蕉抱云帐。

君王妒妾梦荆宫,虚把金泥印仙掌。

江涛迅激如相助,十二狞龙怒行雨。

昆崙谩有通天路,九峰正在天低处。

(0)

詶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孤高绣衣人,潇洒青霞赏。

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

祸连积怨生,事及徂川往。

楚邦有壮士,鄢郢翻扫荡。

申包哭秦庭,泣血将安仰。

鞭尸辱已及,堂上罗宿莽。

颇似今之人,蟊贼陷忠谠。

渺然一水隔,何由税归鞅。

日夕听猿怨,怀贤盈梦想。

(0)

金陵送张十一再游东吴

张翰黄花句,风流五百年。

谁人今继作,夫子世称贤。

再动游吴棹,还浮入海船。

春光白门柳,霞色赤城天。

去国难为别,思归各未旋。

空馀贾生泪,相顾共悽然。

(0)

献中书张舍人

仙桂从攀后,人间播大名。

飞腾谐素志,霄汉是前程。

持宪威声振,司言品秩清。

帘开春酒醒,月上草麻成。

丹陛凌晨对,青云逐步生。

照人裴玉莹,鉴物宪陂明。

下直无他事,闲游恣逸情。

林僧开户接,溪叟扫苔迎。

煮茗山房冷,垂纶野艇轻。

神清宜放旷,诗苦益纵横。

馀刃时皆仰,嘉谋众伫行。

四方观启沃,毕竟念孤平。

(0)

经范蠡旧居

一变姓名离百越,越城犹在范家无。

他人不见扁舟意,却笑轻生泛五湖。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