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安南马中丞》
《寄安南马中丞》全文
唐 / 熊孺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龙韬能致虎符分,万里霜台瘴云

蕃客不须愁海路,波神今伏马将军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ānnánzhōngchéng
táng / xióngdēng

lóngtāonéngzhìfēnwànshuāngtáizhàngyún

fānchóuhǎishénjīnjiāngjū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蕃客(fān kè)的意思:指外地来的人,尤指从边远地区来的人。

波神(bō shén)的意思:指某个领域或某种技能的专家,能够在该领域或技能中表现出色的人。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愁海(chóu hǎi)的意思:形容忧愁、烦恼像海一样深广。

海路(hǎi lù)的意思:指海上的航路、航线,也可引申为通过海路进行交通、贸易等活动。

虎符(hǔ fú)的意思:虎符是指古代中国将军手中的一种象征军权的令牌。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龙韬(lóng tāo)的意思:指隐藏才华或计谋的人。

马将(mǎ jiāng)的意思:指善于驾驭马匹的人,也用来比喻善于处理事情并能够掌握局势的人。

霜台(shuāng tái)的意思:指严寒的冬天。

瘴云(zhàng yún)的意思:比喻不好的事情连续发生,形势严峻

注释
龙韬:古代兵书《龙韬》,象征高深的军事智慧。
虎符:古代调兵遣将的信物,象征权力。
霜台:比喻威严或严峻的形势。
瘴云:热带地区湿热蒸腾形成的有毒云雾,象征困难和挑战。
蕃客:指外国商人或使者。
海路:海上航路。
波神:海洋之神,象征大海的力量。
马将军:具体的人物,可能是以勇猛著称的将领。
翻译
龙韬秘策能调动虎符,威震万里如寒霜台压过瘴气的云层。
外国商人无需再担忧航海之路,海神如今也臣服于马将军的英勇。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手持龙韬和虎符的将军,统御着万里之遥的边关,其威严如同霜台压抑着瘴云。诗中的“蕃客”指的是来自边疆的客人,他们无需担忧海路的艰险,因为波神已经被马将军所驯服。整首诗展现了军事统治者的权威和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力,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对远方征战者的思念与关怀。

熊孺登作为唐代的一位诗人,以其雄浑的笔触和深厚的情感,在这短短四句中构建了一个壮阔而又不失温情的画面。通过龙韬和虎符这两种象征权力与军事指挥的物品,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将领人物魅力的描绘,以及他对于军事力量所能达成之威慑远方局势的赞美。

此外,“波神今伏马将军”一句,更是展现了作者对于将军英勇与神威并重的赞颂。这里的“波神”指的是水边的神灵,而“伏”则意味着臣服,表明即便是自然之神,也已被这位将军所征服,可见其力量之强大。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唐代边塞生活的壮丽景象,更透露出对统治者和军事英雄崇高敬意的情怀,是一篇集雄壮与温情于一身的佳作。

作者介绍

熊孺登
朝代:唐   籍贯:钟陵(今江西省进贤县)   生辰:806—820

熊孺登,钟陵(今江西省进贤县)人,约唐宪宗元和(806—820)前后在世。元和年间(806—820)登进士第,为四川藩镇从事,与白居易、刘禹锡友善,时相赠答。白居易《洪州逢熊孺登》、刘禹锡《送湘阳熊判官孺登府罢归钟陵,因寄呈江西裴中丞二十三兄》,表达了他们之间情谊。他勤于创作,写诗很多,而传于后世的仅存诗集一卷。其中赠答应酬之作较多,佳句不少。有些诗句感情真挚、动人,为时所传诵。 
猜你喜欢

挽郭嵩焘联

嗣姚惜抱以为古文,博大闳深,死后谁编一品集?

与先太傅同扶世难,左提右挈,生天应话中兴年。

(0)

挽曾国荃联

本仁勇忠信全副肝胆,身佐三朝,恩遇四海;

是郭李范韩一流人物,功垂百世,名著千秋。

(0)

挽彭玉麟联

五百年名世挺生,公承间气,投定远笔,为节帅宾,运如意珠,画太平策,江南北旌旗奏凯,粤东西草木知威,功成退省庵中,吟梅放鹤;

七二峰风云变色,星陨自天,起黎庶悲,堕将士泪,罢卿相燕,动天子思,图紫光丰采若生,书彤史精神犹昨,品重春秋庙里,老柏成龙。

(0)

挽曾国荃联

辉联花萼,再造江南,遗爱媲棠荫,寿世勋名真不朽;

心惨竹林,同归天上,哀思深黎庶,感公恩泽更伤怀。

(0)

挽俞德渊联

殚心力以报所知,一代长才出甘陇;

处脂膏而不自润,千秋遗爱满邗江。

(0)

集句联

在家常起早;偶地即安居。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