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彼东方达,朝薮终何据。
身隐竟焉文,吾诗耳当污。
安所(ān suǒ)的意思:指心安处,安身立命之所。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旦暮(dàn mù)的意思:指一天的早晨和傍晚,也可指时间的极短暂。
东方(dōng fāng)的意思:指东方地区,也指东方文化。
方达(fāng dá)的意思:指人德行高尚,品德完美,为人正直。
躬耕(gōng gēng)的意思:指自己亲自劳动耕种,也泛指勤劳工作。
挂冠(guà guān)的意思:指退休或卸任。
矫首(jiǎo shǒu)的意思:矫正颈项,形容人的态度高傲自大。
介推(jiè tuī)的意思:指介绍别人推荐自己或别人。
龙蛇(lóng shé)的意思:指有权势和能力的人物,也用来形容权谋勾心斗角的场面。
亲在(qīn zài)的意思:亲人在身边
山麓(shān lù)的意思:山脚下,指山的脚下或山脚附近的地方。
上书(shàng shū)的意思:上书是一个动词成语,指的是将文字写在书籍、文件等物品上面。
是以(shì yǐ)的意思:因此;所以
首望(shǒu wàng)的意思:指首次见到或第一次望见,形容非常珍贵、难得的机会或景象。
菽水(shū shuǐ)的意思:指田地里的水,比喻一切劳动的基础。
云栖(yún qī)的意思:指鸟类栖息在云中,比喻人的居住地高而险峻。
招隐(zhāo yǐn)的意思:招揽隐士的意思,比喻吸引有才能但不愿显露的人。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为友人王鸿胪请求归家奉养母亲之事而作的《青山招隐》。诗中借用了“招隐”这一典故,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向往与理解。
首句“昔读招隐篇,白云栖桂树”,诗人回忆起过去读到的关于隐居的篇章,想象着白云环绕在桂树之上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接着,“矫首望白云,吾亲在其处”,诗人抬头仰望白云,心中想到的是远方的亲人,表达了对家庭和亲情的深切思念。
“是以夕上书,朝即挂冠去”,诗人因为思念亲人,决定辞官归隐,表现出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对家庭责任的重视。“陋此介推怨,龙蛇安所慕”,诗人认为像介子推那样坚守节操而不顾亲情的做法是可鄙的,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个人价值与家庭责任之间平衡的思考。
“笑彼东方达,朝薮终何据”,诗人以东方朔为例,嘲笑那些只知追求功名利禄而不顾家庭的人,强调了家庭与个人幸福的重要性。“躬耕慧山麓,菽水足旦暮”,诗人想象友人在青山绿水间耕作,与家人共享简单而充实的生活,体现了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
最后,“身隐竟焉文,吾诗耳当污”,诗人认为真正的隐逸生活不仅仅是表面的逃避,而是内心的平静与满足,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与思考,同时也暗示了对友人归隐行为的理解与支持。
整首诗通过对归隐生活的描绘和对亲情、个人价值与家庭责任关系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以及对友情的深厚情感。
竹西亭下路,二十四桥迂。
有志风寒地,携家雨雪途。
杯酣看玉蕊,橐重载湖珠。
写就乌丝句,无妨寄雁奴。
痴绝有庵不肯住,弄月挑云径山去。
地水火风分裂时,亲书赠予黄葛布。
蜕封读罢咽无语,会得龙须能避暑。
岂知玉骨本清凉,书则珍藏布不取。
源老忽踏幽深路,道在隔山遥望处。
巨帙已载烂葛藤,何堪又送閒家具。
开眼一看笑呵呵,犹有这个可奈何。
来而不往非世法,聊效芹忱愧不多。
两角茶,十袋面,宝瓶飞钱五十万。
虔心献此一瓣香,奉为禅师作清荐。
且问先师来不来,玉山庵顶白云开。
更烦大众打圆相,拨取青莲火里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