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感知(gǎn zhī)的意思:感知指的是通过感官来获取信息,即察觉、领悟和理解事物的过程。
国士(guó shì)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的人
过客(guò kè)的意思:指短暂经过的人或事物,比喻来去匆匆,不久停留的人。
击衣(jī yī)的意思:指人们因为恐惧而衣服打颤,形容非常害怕的样子。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马犹(mǎ yóu)的意思:形容事情已经到了最后关头,却又有变数出现,使得结果不确定。
七尺(qī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身材高大。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秋石(qiū shí)的意思:指秋天的石头,比喻经过秋天的风雨洗礼后更加坚硬、坚强。
石桥(shí qiáo)的意思:指结实、坚固的桥梁
水西(shuǐ xī)的意思:指水流向西,意味着水势逆流、逆境或逆天而行。
吞炭(tūn tàn)的意思:指人们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不得不忍受痛苦或吞下苦果。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邢台(xíng tái)的意思:邢台是中国河北省的一个地级市,也是古代的一个州名。该词语常用于成语中,表示官场的权力和地位。
知己(zhī jǐ)的意思:指真正了解自己、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
- 鉴赏
此诗《豫让桥》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描绘豫让桥的景象,展现了对忠义精神的深刻赞美与感慨。
首句“国士感知己,能将七尺轻”,开篇即以“国士”赞誉,强调了主人公对知己的深厚情感,即便面对七尺之躯,也显得轻如鸿毛,凸显其忠诚与牺牲精神。
“击衣譬已报,吞炭气难平”两句,运用典故,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为报答知己之恩,不惜一切代价的决心和勇气,即使吞炭改容,内心的愤懑与不平也无法完全平息。
“漳水西风急,邢台落日晴”描绘了一幅壮丽而悲凉的画面,漳水在西风的吹拂下波涛汹涌,邢台的天空则在夕阳的映照下呈现出一片宁静,对比强烈,既烘托出主人公内心的激荡,也预示着即将来临的决断与牺牲。
“千秋石桥上,过客马犹惊”结尾两句,点明地点——豫让桥,并以“过客马犹惊”的细节,暗示了豫让桥作为历史见证者的庄严与肃穆,同时也表达了后人对这位忠义之士的敬仰与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豫让桥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主人公行为的深情赞颂,不仅展现了屈大均对忠义精神的崇高敬意,也寄托了对历史英雄的深切缅怀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