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日雨后过陈园》
《夏日雨后过陈园》全文
明 / 包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选胜郊郭冲泥杖藜

溪承新瀑水,山挂欲晴霓。

看竹人先至,穿花鸟自迷。

笑予来几度,才识小亭西。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àhòuguòchényuán
míng / bāojié

xuǎnshèngzūnjiāoguōchōngshìzhàng

chéngxīnshuǐshānqíng

kànzhúrénxiānzhì穿chuānhuāniǎo

xiàoláicáishíxiǎotíng西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才识(cái shí)的意思:指人具有很高的才华和广博的知识。

冲泥(chōng ní)的意思:指人们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困难或阻碍,需要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花鸟(huā niǎo)的意思:指花和鸟,泛指各种美丽的花朵和鸟类。

郊郭(jiāo guō)的意思:指城市的周围地区或者边界。也用来形容事物的轮廓或者边界。

看竹(kàn zhú)的意思:观察竹子

瀑水(pù shuǐ)的意思:瀑水,指从山崖或高处倾泻而下的水流。比喻文笔雄健、气势磅礴的作品。

选胜(xuǎn shèng)的意思:选择胜利的方法或策略

杖藜(zhàng lí)的意思:杖藜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指行走艰难、步履蹒跚的样子。

竹人(zhú rén)的意思:比喻人物形象单薄、没有个性。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包节的《夏日雨后过陈园》描绘了雨后郊外的清新景象。首句“选胜遵郊郭”表达了诗人选择了一个适宜游览的好去处,沿着城郭之外的小路前行。接着,“冲泥试杖藜”写出了雨后的泥泞,诗人手持藜杖,不畏艰难地探索前行。

“溪承新瀑水”描绘了雨后溪流因新落的瀑布而水量充沛,流水声潺潺,显得生机盎然。“山挂欲晴霓”则运用比喻,形容雨后山色如彩虹般绚丽,预示着天气即将放晴。

“看竹人先至,穿花鸟自迷”两句通过写人和鸟的动作,展现出园中竹林茂密,花丛繁多,连鸟儿都迷失在其中,侧面烘托出环境的幽静与迷人。

最后,“笑予来几度,才识小亭西”诗人自嘲地说,他已经来过多次,但每次都能发现新的景致,特别是这次才注意到小亭位于园子的西边,流露出诗人对陈园景色的喜爱和探索的兴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雨后陈园的清新与宁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游园的乐趣。

作者介绍
包节

包节
朝代:明

字元达,号蒙泉,原籍浙江嘉兴人,后徙居南直隶松江府华亭(今上海松江)。包节5岁丧父,母杨氏教读甚严。嘉靖十一年进士。授东昌推官,入为监察御史,出按湖广,显陵守备太监廖斌骄横不法,拟惩治,语泄,反遭诬陷,下诏狱榜掠,谪戍庄浪卫,病死,著有《陕西行都司志》、《包侍御集》等。
猜你喜欢

剑守南宁李君璧与余雅不相识比以仁和教谕校文南畿颇有意于浅薄格于异经不果荐甲戌自杭赴蜀道出吴门邂逅及此因赋赠二诗·其一

木落柴门辙迹荒,使君五马自钱塘。

虚名羞问吴枫冷,往事空怜古战场。

邂逅扁舟江郭晚,苍茫离思蜀山长。

慇勤相劝劳相忆,手结青兰杂佩香。

(0)

东禅寺

古寺幽深带碧川,坐来清昼永于年。

虚堂市远人声断,小砌风微树影圆。

笔砚更偿閒里债,茗薰聊结静中缘。

落花啼鸟春如许,却诵新诗忆遇贤。

(0)

九月二十八夜梦中作

碧桐已萧萧,冰谷流决决。

独行苍莽间,犬吠人迹绝。

旭日穿树林,青烟忽消灭。

时看殿檐风,吹落松上雪。

(0)

摸鱼儿.韩景图有句云归来坐深林悟到秋生处心甚爱之作此以寄

据胡床、深林独坐,微茫天色催暮。

碧云几叶流无影,窣地感秋成悟。秋有语。

道还叩骚人、识我家何处。君应不误。

想篱豆花边,凉蝉声里,依约认前路。

凄凉意,不数庾诗江赋。天然空外琴趣。

怅伥我亦悲秋者,忍掐檀槽遗谱。拚睡去。

枕半榻明蟾、梦与秋同住。玲珑窗户。

正露沁莲池,夜深人静,花气冷如雨。

(0)

忆秦娥.题《雨打梨花图》

梨花弱。溶溶夜月依香阁。依香阁。

无端风雨,吹来飘泊。

风流想象今非昨,重门掩处伤离索。伤离索。

如今画出,终成寂寞。

(0)

水调歌头.踏青

上巳春晖丽,匝路转香车。

恰见秋千巷陌,人影绣旗遮。

行到小桥幽处,一带朱门水户,春在那人家。

斗草隔墙女,笑脸映桃花。溪流碧,村树绿,绕平沙。

昼长人倦,慢敲僧院觅新茶。

吟罢岳阳霁景,望断谢桥烟色,归路斜阳斜。

十里淡黄柳,和月乱栖鸦。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