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参天(cān tiān)的意思:形容树木高大挺拔,直插云霄。
崇文(chóng wén)的意思:崇尚文化,重视学问。
道法(dào fǎ)的意思:
(1).道理法度。《管子·法法》:“明王在上,道法行於国,民皆舍所好而行所恶。”《荀子·致士》:“无土则人不安居,无人则土不守,无道法则人不至,无君子则道不举。”《韩非子·饰邪》:“先王以道为常,以法为本……道法万全,智能多失。”
(2).遵循效法。《韩非子·难言》:“时称《诗》《书》,道法往古。”
(3).遵守法制。《管子·任法》:“圣君亦明其法而固守之;羣臣修通辐輳,以事其主;百姓辑睦,听令道法,以从其事。”《管子·任法》:“法不一,则有国者不祥。民不道法,则不祥。” 尹知章 注:“道,从。”
(4).道教的教义。 晋 葛洪 《神仙传·墨子》:“乃入 周狄山 ,精思道法,想像神仙。” 徐志摩 《天目山中笔记》:“在东方人,这出家是求情感的消灭,皈依佛法或道法,目的在一切自我痕迹的解脱。”
(5).道教的法术。 晋 葛洪 《神仙传·刘京》:“ 隆 合服之,得三百岁,不能尽其道法,故不得度世。”《水浒传》第七十回:“马步军兵回头看时,你我对面不见。此是 公孙胜 行持道法。”
(6).即佛法。 晋 慧远 《沙门不敬王者论·体极不兼应》:“常以为道法之与名教,如来之与 尧 孔 ,发致虽殊,潜相影响,出处诚异,终期则同。”《宋书·夷蛮传·天竺迦毗黎国》:“诸国来集,共遵道法。” 宋 范成大 《题记事册》诗:“划破虚空一剑閒,六根同转上头关。如今宴坐菴中事,政在凡夫道法间。” 明 冯梦龙 《量江记·母妻被逮》:“[贴]他二人初到,自未参讲道法。”
(7).泛指宗教的学说与法术。 茅盾 《子夜》十七:“她随侍老太爷十年之久,也不曾感到过这样温暖的抚爱。老太爷对待她始终就像一位传授道法的师父。”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一:“你是留心道法的,你看红灯照的道法,是哪一派?”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贯古(guàn gǔ)的意思:指能够贯穿古今,传承久远。
后裔(hòu yì)的意思:指后代子孙,也可以指某个家族或民族的后代。
经筵(jīng yán)的意思:指古代官府或学堂里举行的重要宴会或学术讲座。
君师(jūn shī)的意思:指君主或上级对待臣下或下级的慈爱、关怀和教导。
六佾(liù yì)的意思:指古代礼仪中的六种舞蹈动作,也比喻事物的排列整齐、有秩序。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亲临(qīn lín)的意思:亲自到场或亲自经历某事
深沈(shēn shěn)的意思:形容深邃、庄重、沉稳。
圣藻(shèng zǎo)的意思:指圣人的境地或圣人所居住的地方。
释奠(shì diàn)的意思:指为死者举行祭奠仪式,代表着对逝者的怀念和悼念。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望道(wàng dào)的意思:追求道德、修养和高尚品质的人。
文典(wén diǎn)的意思:
◎ 文典 wéndiǎn
[ancient books and records] 指文献典籍
他青年时期博览文典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元音(yuán yīn)的意思:指声音中的元音部分,没有辅音的声音。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仲春时节,皇帝亲临释奠仪式,以崇敬之心祭奠先师的情景。诗中不仅体现了对文化的尊崇,也蕴含了对道心的追求与期望。通过“衣冠集鱼雅,殿幕仰深沈”描绘了仪式的庄重与肃穆,而“道法参天地,神依贯古今”则表达了对道法的敬畏与对历史的尊重。最后,“千年绵后裔,六佾协元音”赞颂了先师的传承与影响,以及圣藻光楣梠,君师责并钦”则体现了对先师智慧的敬仰和对教育的重视。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清代帝王对于文化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岸柳
柳梢拂入溪云阴,柳根插入溪水深。
祗今立岸一弊帚,归时弄日千黄金。
人生荣谢亦如此,谢何足怨荣何喜。
秋霜春雨自四时,老夫问柳柳不知。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