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花(bǎi huā)的意思:形容各种各样的花朵齐放。
等闲(děng xián)的意思:平常、平凡、无所事事
丁宁(dīng níng)的意思:形容人的性格沉静、安定,不轻易动摇。
东君(dōng jūn)的意思:指东方的君主,也泛指东方的国家或地区。
芳菲(fāng fēi)的意思:指花草的香气浓郁,形容春天花开时的美景。
歌声(gē shēng)的意思:指歌唱的声音或歌唱的表演。
寄远(jì yuǎn)的意思:表示寄托思念之情,将心意寄托给远方的人。
江梅(jiāng méi)的意思:比喻人的性格或心情像江梅一样坚韧不拔,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烂漫(làn màn)的意思:形容色彩鲜艳、美丽多姿的景象或气氛。
临池(lín chí)的意思:指站在池边观看,比喻学习或参悟书法、绘画等艺术时的心境。
陇首(lǒng shǒu)的意思:指在众人中担任首领或领导地位。
梦想(mèng xiǎng)的意思:对未来的追求和期望,具有理想和抱负
南枝(nán zhī)的意思:指在困境中寻求帮助的人或事物。
偏宜(piān yí)的意思:偏向适宜,倾向适当。
塞管(sāi guǎn)的意思:指阻塞、堵塞管道或通道。
首相(shǒu xiàng)的意思:指国家的最高行政长官,也指掌握实际权力的人。
桃李(táo lǐ)的意思:指学生或后辈,也泛指学问、才能等。
天然(tiān rán)的意思:指自然形成,没有经过人工加工或改变的。
晚阴(wǎn yīn)的意思:指天色晚霭,阴云密布的景象。也形容事情的发展趋势不好,前景暗淡。
无情(wú qíng)的意思:指人对待他人或事物冷漠无情,毫无同情心和怜悯之心。
相思(xiāng sī)的意思:相互思念、思念对方的心情。
向晚(xiàng wǎn)的意思:傍晚时分
行歌(xíng gē)的意思:指行走时唱歌,形容心情愉悦,无忧无虑。
秀骨(xiù gǔ)的意思:形容人的体态优美,骨骼突出。
须索(xū suǒ)的意思:形容迫切寻求、急需。
夜来(yè lái)的意思:夜晚到来;指在夜间发生或到达。
犹自(yóu zì)的意思:仍然、依然
玉人(yù rén)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争春(zhēng chūn)的意思:指争夺春天的到来或争夺春天的权利。
- 翻译
- 它在寒冷中盛开,在温暖中竞争春天,江南的梅花已经绽放在南边枝头。
傍晚时分,月光下更显出它的美丽,尤其适合池边观赏。
它天生肌肤晶莹,骨骼清秀,不与寻常的桃花李花争艳。
常常想起那歌声渐歇的时刻,更令人遗憾的是,无情的笛声频繁吹响。
我殷切地寄语远方,将这梅花赠予你,让你心中充满相思。
昨晚的村庄被雪覆盖,我只好宽容它,因为它是春天的使者。
尽管百花尚未察觉,但它已经烂漫开放。
算起来,连其他的花儿都还未意识到它的美。
- 注释
- 欺寒:在寒冷中盛开。
占早:抢占早春。
南枝:指南方的梅树枝条。
向晚:傍晚。
映月:在月光下。
莹肌秀骨:形容梅花洁白如玉,形态优美。
桃李芳菲:比喻其他花朵盛开。
塞管:北方的笛子。
陇首:代指远方。
殢:缠绕,留恋。
东君:古代对春神的称呼。
百花:各种花卉。
- 鉴赏
这首《声声慢·其二》是宋代徽宗赵佶所作,以梅花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独特欣赏和情感寄托。词中,赵佶通过对梅花“欺寒冲暖,占早争春”的描绘,赞美了它坚韧不屈、早春绽放的品性,将其比作“江梅已破南枝”,形象生动。
接着,他细致刻画了梅花在夜晚月光下的清冷之美,“向晚阴凝,偏宜映月临池”,并赋予其“天然莹肌秀骨”的高洁气质,暗示其超凡脱俗。与寻常的桃李相比,梅花更显淡雅,仿佛“笑等闲、桃李芳菲”,流露出对梅花与众不同的赞赏。
词中还提及了梅花的孤独与期待,“长记行歌声断,犹堪恨,无情塞管频吹”,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梅花似乎能感知到诗人的心意,如同含羞带怯的佳人,迟迟不愿绽放,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最后,赵佶以“前村夜来雪里,殢东君、须索饶伊”描绘了一幅雪中梅花的画面,强调即使在严寒中,梅花依然独自盛开,无人能及。他感慨道:“烂漫也,算百花、犹自未知”,认为梅花的美丽和坚韧尚未被其他花朵完全理解,暗寓了梅花的孤芳自赏和独特魅力。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赞美了梅花的傲骨、清冷之美以及诗人的情感寄托,展现了赵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梅花的深情厚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