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秉烛(bǐng zhú)的意思:手持蜡烛,指代亲自主持或亲自负责。
簿书(bù shū)的意思:指写字、记事的书籍。
不栖(bù qī)的意思:不停留、不驻扎
城郭(chéng guō)的意思:指城市的城墙和城门。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高燕(gāo yàn)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高大而威严。
何限(hé xiàn)的意思:没有限制或限度,无所不包
留题(liú tí)的意思:留题指的是在文稿、书信、字画等上面留下题词或题字。
晚来(wǎn lái)的意思:迟到、来晚了
望中(wàng zhōng)的意思:望中指的是远远望见中心,形容目光所及的地方都是中心,也可指期望的对象或目标。
星河(xīng hé)的意思:形容星星点点,繁多众多。
- 鉴赏
此诗《登郁孤台次佥宪陈公梦祥韵》由明代诗人江源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象与深沉思绪。
首句“俯仰景何限”,诗人以“俯仰”二字开篇,既展现了其在郁孤台上极目四望的开阔视野,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空间的无垠。接下来的“登临思不迷”,则表达了诗人虽身处高处,但心神却能清明,不为外界纷扰所迷惑,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星河檐外落,城郭望中低”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星河比作从屋檐外倾泻而下,城郭则在远眺中显得低矮,营造出一种壮观而又略带孤独的氛围。这种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思考。
“堂静吏初散,台高燕不栖”描绘的是官署的宁静与高台的空旷。吏员初散,意味着公务暂歇,而燕子不栖,则是高台之上的清冷与孤寂。这两句通过对比,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官场与自然、忙碌与宁静之间关系的思考。
最后,“簿书晚来暇,秉烛和留题”点明了诗人的活动——在傍晚时分,处理完公务后,手持蜡烛,与友人留下题咏。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诗人的闲适与雅趣,也暗示了与友人共赏美景、交流思想的愉悦时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登高所见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它不仅是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图,更是一首蕴含哲理的抒情之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谢公定雨行逢卖花
逢花驻马尚多情,天不违人旋作晴。
不使近诗增纸价,得知春入凤凰城。
农事稍闲有作
架犁架犁唤春农,布谷布谷督岁功。
黄云压檐风日美,绿针插水雾雨濛。
年丰远近笑语乐,浦涨纵横舟楫通。
东家筑室窗户绿,西舍迎妇花扇红。
我方祭灶彻豚酒,盘箸亦复呼邻翁。
客归我起何所作,孝经论语教儿童。
教儿童,莫匆匆,愿汝日夜勤磨砻,乌巾白纻待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