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吴云泉见寄为携者中路失之》
《吴云泉见寄为携者中路失之》全文
明 / 王慎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尺素春贻坐阅秋,复言中路沉浮

祇应郢客燕说不是殷侯懒置邮

气合形骸都已外,神交文字亦何留。

崇山表岭限闽楚,岊水潇滩空自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沉浮(chén fú)的意思:指人生的起伏和浮沉,也可表示事物的兴衰和变化。

尺素(chǐ sù)的意思:指人的品德、行为、言谈等方面都十分朴素、正直、廉洁。

崇山(chóng shān)的意思:指山势高峻,形态雄伟壮丽。也用来比喻人的品德高尚、志向远大。

复言(fù yán)的意思:指多次重复相同的言论或主张。

空自(kōng zì)的意思:空自指的是没有依靠他人或外力,自觉自愿地空下来,不进行任何活动。

气合(qì hé)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意见、行动能够互相协调、配合,达到一致的状态。

山表(shān biǎo)的意思:形容外表看起来平静、安宁,但内心却隐藏着强烈的愤怒或怨恨。

神交(shén jiāo)的意思:指两人交情非常深厚,心灵相通,如同神仙之间的交往。

文字(wén zì)的意思:指书面语言,也指文字的能力和技巧。

形骸(xíng hái)的意思:指人的外表或形体。

燕说(yàn yuè)的意思:指言辞婉转、动听动人。

言中(yán zhōng)的意思:言中意指说话准确,言辞中肯,言语中含有深意。

亦何(yì hé)的意思:也是什么意思,表示对事物的无所谓或不在乎。

郢客(yǐng kè)的意思:指能够理解并欣赏音乐、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人。

置邮(zhì yóu)的意思:将信件或物品放入信封或包裹中并邮寄出去。

中路(zhōng lù)的意思:指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平衡的道路,也指中立、中庸之道。

自流(zì liú)的意思:自然流动,自然而然地流出来。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慎中所作的《吴云泉见寄为携者中路失之》。诗中描绘了书信在传递过程中的意外失落,以及由此引发的复杂情感和哲思。

首联“尺素春贻坐阅秋,复言中路有沉浮”,以“尺素”比喻书信,春天的信件在秋天时被寄出,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化。中路的“沉浮”则象征着旅途中的不确定性,预示着书信可能遭遇的不测。

颔联“祇应郢客疑燕说,不是殷侯懒置邮”,郢客和燕说都是古代的典故,郢客对燕说的怀疑,暗喻了对书信内容的不确定性和对消息真伪的担忧。殷侯懒置邮,则是借用了殷浩的故事,表达即使有心传递消息,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未能如愿。

颈联“气合形骸都已外,神交文字亦何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气合形容心灵契合,形骸之外指超脱物质世界的精神交流。文字在这里不仅是书信的内容,更是心灵沟通的媒介,即便失去了实际的载体,精神的交流依然存在。

尾联“崇山表岭限闽楚,岊水潇滩空自流”,以自然景观的壮丽与辽阔,反衬出人世间的渺小和书信失落后的无奈。崇山峻岭、限隔的地理环境,与自由流淌的水流形成对比,暗示了尽管外界环境变化万千,但内心的渴望和追求却始终如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书信的失落这一具体事件,表达了对时间和空间的思考,以及对精神交流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诗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王慎中

王慎中
朝代:明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猜你喜欢

月落

月落荒村梦自惊,隔窗人静一灯明。

狂风忽起楼西树,听得枯枝坠瓦声。

(0)

下北岩适举正鹏举自溪上来迎道中赋此

步出北岩望平野,石角垂萝青可把。

多谢萧钟两故人,相迎直过青山下。

(0)

题云松图

何事携琴更载书,青山深处是幽居。

白云日日岩前起,松下茯苓应可锄。

(0)

晚游兴福寺奉和从兄本泉韵

童童飞盖出松萝,公子多情奈晚何。

滩下绿波浓似酒,月明更拟棹船歌。

(0)

题徐文珍画林塘幽居图

青林碧涧转逶迤,中有幽居带草茨。

似是浣花溪上客,一帘草色坐题诗。

(0)

题明皇行乐图

宴罢微行禁苑春,谏臣已远弄臣亲。

那知剑阁西巡路,能护銮舆有几人。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