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连古洞春如昨,碧滴交梢夏欲寒。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采兰(cǎi lán)的意思:采摘兰花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方田(fāng tián)的意思:指田地四方整齐、宽广平坦。
寄声(jì shēng)的意思:用书信或口信传达消息或问候。
琅玕(láng gān)的意思:形容珍贵、美好的东西。
三乘(sān chéng)的意思:三次乘坐,指多次乘坐同一种交通工具。
石榻(shí tà)的意思:指坚硬的床铺,比喻坚定不移的决心和意志。
田子(tián zǐ)的意思:指农田、田地。
晚来(wǎn lái)的意思:迟到、来晚了
早晚(zǎo wǎn)的意思:指时间迟早会到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结果无论如何都会发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画卷,充满了自然之美和哲理之思。
首联“石榻漱云欹午梦,柴门过雨急前滩”,以“石榻”、“漱云”、“午梦”、“柴门”、“过雨”、“前滩”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清冷的氛围。石榻上似乎还残留着午后的梦痕,柴门在雨后显得更加幽静,前滩则在雨水的冲刷下显得急促而生动。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颔联“烟连古洞春如昨,碧滴交梢夏欲寒”,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自然与时间的对比。烟雾缭绕的古洞仿佛将春天的气息永远留存,即使是在夏日,那碧绿的枝叶间滴落的露珠也似乎预示着凉意,展现出一种超越季节的永恒之美。
颈联“九万因风嗤鹖鴳,十三乘醉种琅玕”,运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通过“九万”和“鹖鴳”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与束缚、宏大与渺小的思考。同时,“十三乘醉种琅玕”则可能暗含着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在醉酒中寻求心灵解脱的情怀。
尾联“寄声安寓方田子,早晚来游共采兰”,则是直接向友人发出邀请,希望对方能一同前来享受这份自然之美,共同体验采兰的乐趣。这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友情的深刻感悟,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头陀上人赴庐山寺
僧家无住著,早晚出东林。
得道非真相,头陀是苦心。
持斋山果熟,倚锡野云深。
溪寺谁相待,香花与梵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