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砧》
《闻砧》全文
明 / 郭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露下秋林木叶稀,邻家砧杵韵初飞。

三秋塞北传檄十月江南授衣

落夜灯浑不断梦回孤枕觉犹非。

闺中少妇劳相讯,为问征人归未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断(bù duàn)的意思:不间断地、持续不断地

传檄(chuán xí)的意思:传递檄文,传播消息

孤枕(gū zhěn)的意思:指独自一人躺在枕头上睡觉,没有伴侣或依靠的状态。

闺中(guī zhōng)的意思:指女子的内室、女性私人空间。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林木(lín mù)的意思:指树木丛生、茂盛的样子。

邻家(lín jiā)的意思:指与自己家相邻的家庭,也泛指与自己关系亲近的人家。

落夜(luò yè)的意思:指夜晚降临、天黑的时候。

梦回(mèng huí)的意思:指梦境中回到过去,回忆往事。

木叶(mù yè)的意思:指人的名声或事物的声誉,如同树叶一样轻飘飘,容易被风吹落,形容不牢固、不可靠。

塞北(sài běi)的意思:指中国北方边塞地区,也泛指边疆地区。

三秋(sā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长短,用于形容等待的时间很长。

十月(shí yuè)的意思:指时间或期限的最后阶段,也用来形容事物接近完成或结束。

授衣(shòu yī)的意思:给予衣物给他人,表示关怀和帮助。

砧杵(zhēn chǔ)的意思:比喻夫妻和睦相处,家庭和顺美满。

征人(zhēng rén)的意思:招募人才,征集人才。

鉴赏

这首《闻砧》由明代诗人郭槃所作,描绘了秋日夜晚,砧杵声起,引发思乡之情的场景。

首句“露下秋林木叶稀”,以露水降临、秋林落叶稀疏的景象开篇,渲染出一种清冷寂寥的氛围。接着,“邻家砧杵韵初飞”一句,将视线转向远处,通过邻家捣衣声的响起,进一步营造出秋夜特有的生活气息与情感共鸣。

“三秋塞北悲传檄,十月江南始授衣”两句,对比南北两地的季节差异,塞北在秋季便已传来战事的消息,而江南则在十月份才开始准备冬衣。这种时空的错位,不仅展现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也暗含了对战争与和平生活的感慨。

“敲落夜灯浑不断,梦回孤枕觉犹非”描绘了一幅深夜难眠的画面,主人公在摇曳的灯火下辗转反侧,思绪万千,梦中与现实交织,难以分辨。这一细节深刻地揭示了人物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最后,“闺中少妇劳相讯,为问征人归未归”以一位少妇的视角,表达了对远方征人的深切思念与担忧。她通过询问,表达了对丈夫安全归来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战争的无奈与痛苦。

整体而言,《闻砧》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夜砧杵声中的思乡之情和对战争的反思,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明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作者介绍

郭槃
朝代:明

郭槃(?—一五九五),字乐周。南海人。棐弟。明世宗嘉靖四十年(一五六一)举人。授岳州府同知,寻改官延平,复移知桂阳州。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劳瘁而卒。著有《明霞桂华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九有传。
猜你喜欢

夏日讨源书屋

问安宜夏凊,退食正辰牌。

于此常勤政,诸凡敢懈怀。

荷清香到席,松古爽延斋。

理趣尧年示,瞠乎不可阶。

(0)

子房山用谢瞻子房诗韵

挥金报韩侯,藉箸翊汉王。

氛除紫色争,运扶火德昌。

惟是筹军帷,宁必奋马枪。

定策都关中,天府开堂皇。

业成即翻飞,赤松白云乡。

过祀仰高风,千秋崇此疆。

(0)

开化寺

萧寺倚江干,江天畅远观。

慧灯传浩劫,宝塔镇洪澜。

庭籁凉生竹,山春香喷兰。

坐欣诸品净,何处觅心安。

(0)

黄埠墩

洲埠无陆路,四面围清波。

不知迹贻谁,空传天关罗。

却与伞墩近,否则黄城讹。

徒爱结搆佳,往来率一过。

舣舟趁晴明,登阁聊延俄。

梁溪溯远练,慧山濯翠螺。

忽忆李青莲,客中此豪哦。

美酒郁金香,玉碗朱颜酡。

沧桑几变更,逸韵终不磨。

(0)

甘露寺

江干跋玉马,云表谒祗园。

不见萧公镬,聊参能祖幡。

四雄迹已泯,六代地犹存。

独爱司勋句,因之憩北轩。

(0)

过泰山再依皇祖诗韵·其二

灵岩石路盘山趾,齐甸春光动陌头。

案衍遥从西峪度,巃嵷不碍晓烟浮。

瓣香寸意驰仙阙,舆地孤标俯鲁州。

忧乐向来何处著,思量结习岂应留。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