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风高(fēng gāo)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狂风呼啸的状态。
高砧(gāo zhēn)的意思:高砧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为崇高,也可以指事物的品质高贵。
更漏(gēng lòu)的意思:更漏是指古代用来计时的漏刻,比喻时间的流逝。
孤城(gū chéng)的意思:指单独存在的城市或孤立无援的城市。
过中(guò zhōng)的意思:指过分中肯,恰到好处。
寒生(hán shēng)的意思:指艰苦的环境中生活,形容人在贫苦困难的条件下长大。
木落(mù luò)的意思:指树叶脱落,也比喻人事物的衰败或失去原有的生机。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生疏(shēng shū)的意思:陌生;不熟悉
疏牖(shū yǒu)的意思:指打开窗户,让新鲜空气进入室内。也比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梧桐(wú tóng)的意思:比喻友谊深厚或感情深挚。
无寐(wú mèi)的意思:指夜晚无法入睡,形容心思牵挂、思虑繁多。
蟋蟀(xī shuài)的意思:比喻人在逆境中仍能保持坚强、顽强的精神。
砧杵(zhēn chǔ)的意思:比喻夫妻和睦相处,家庭和顺美满。
中庭(zhōng tíng)的意思:指院子中央的庭院,也可引申为指某个地方的核心或中心。
一炷香(yī zhù xiāng)的意思:形容时间非常短暂,只能烧一炷香的时间。
- 注释
- 木落:落叶。
砧杵:捣衣石和棒槌,古人用来捣衣。
孤城:孤立的城市。
更漏:古代计时器,滴水声代表时间流逝。
秋长:秋天的夜晚显得特别长。
疏牖:稀疏的窗户。
人无梦:人们难以入梦。
月过:月光穿过。
中庭:庭院中央。
树有霜:树上有霜冻的错觉。
报落:报告,此处指落叶告知季节变换。
梧桐:一种落叶乔木。
犹:仍然。
陨叶:飘落的树叶。
知时:按时节变化。
蟋蟀:秋天常见的昆虫。
亲床:靠近床边。
浑无寐:完全无法入睡。
楞严:佛教经典名,这里可能指诵经。
一炷香:一支燃烧的香。
- 翻译
- 秋风吹过,木叶飘零,捣衣声格外凄凉,孤城的更漏漫长入秋夜。
寒冷从稀疏的窗户透入,使人无法入睡,月光洒过庭院,树上仿佛结了霜冻。
飘落的梧桐叶还在凋零,知时节的蟋蟀懂得靠近床榻。
每年病痛缠身,几乎无法安眠,静静坐着,对着佛经楞严点燃一柱香。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孤独与萧瑟之感。"木落风高砧杵伤"一句,通过树叶纷飞、风声如砧杵的声音,营造出一种秋天特有的凄凉氛围。"孤城更漏入秋长"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萧瑟感,城墙上的漏水似乎也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
"寒生疏牖人无梦"一句,通过冷风穿透窗棂、人们无法安然入睡的情景,表现出一种深层次的孤独与不安。"月过中庭树有霜"则是对夜晚景象的细腻描绘,月光洒在庭院中的树木上,反映出了秋夜的清冷。
接下来的"报落梧桐犹陨叶"一句,通过梧桐叶子纷纷扬扬的情形,表达了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知时蟋蟀解亲床"则是说在深秋之夜,即便是卑微如蟋蟀的小虫,也能感受到季节的变化而准备过冬。
最后两句"年年多病浑无寐,静对楞严一炷香"表达了诗人长期患病、精神上的不宁和内心的渴望。通过点燃一炷香来守候佛像(楞严),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心灵寄托的心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深秋夜晚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忧伤和对精神寄托的渴望,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