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暖无猿叫,江春有燕飞。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钓矶(diào jī)的意思:比喻用巧妙的方法引诱或引导别人。
鹤发(hè fà)的意思:指年老而头发依然黑白相间,像白鹤的羽毛一样。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三湘(sān xiāng)的意思:指湖南、湖北、湖南三个省份的地域或人民。
生书(shēng shū)的意思:
未读过的书。亦指新课。 唐 姚合 《下第》诗:“闭门辞杂客,开篋读生书。” 唐 杜荀鹤 《秋日山中寄池州李常侍》诗:“出为羈孤营糲食,归同弟姪读生书。”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一部分一:“为了生书上得太多,背不得,脑壳上挨几界方。”
忘机(wàng jī)的意思:指人忘却尘世间的纷扰,心无挂碍,达到超脱的境界。
渔竿(yú gān)的意思:比喻引诱或欺骗别人的手段或方式。
壮岁(zhuàng suì)的意思:指年轻力壮的年纪,也可指充满活力和朝气的时光。
- 注释
- 家:住所。
枕:靠近。
湘岸:湖南的江岸。
钓矶:钓鱼的好地方,水边突出的岩石。
壮岁:青壮年时期。
鹤发:白发,指老年。
乱时:战乱或动荡时期。
岳暖:山中气候温暖。
无猿叫:猿猴不啼叫,形容环境宁静。
江春:江边的春天。
有燕飞:有燕子飞翔。
书剑:泛指文人携带的书籍和武器(剑)。
忘机:忘却世俗机心,指超脱尘世。
- 翻译
- 家安在湖南的岸边,门前就是垂钓的好地方。
年轻时拿着渔竿离开,年老时满头白发才归来。
山岳温暖没有了猿猴的哀鸣,江边春天有燕子飞翔。
一生都带着书剑,不要轻易学习忘却世事的心机。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作品,名为《乱后送友人归湘中》。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都很丰富,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鉴赏。
首先,从自然景物入手,诗人通过“家枕三湘岸,门前即钓矶”这两句描绘出一幅宁静的生活图景。这里的“三湘”指的是湖南地区的湘江、湘水和洣水,这里被用作诗人的家乡。诗人将自己的枕头倚靠在三湘之岸,门前便是钓鱼的地方。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生活的宁静,也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亲近的生活态度。
其次,“渔竿壮岁别,鹤发乱时归”两句则转向了人事变迁。这里“渔竿”指的是钓鱼用的竿子,而“壮岁别”则意味着年轻力壮的时代告别。而“鹤发乱时归”中的“鹤发”是形容头发斑白,象征着年龄渐长。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再看“岳暖无猿叫,江春有燕飞”两句,这里通过山岳温暖而没有猿猴的叫声,江上春天时燕子飞舞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和谐状态的向往。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平静生活的渴望。
最后,“平生书剑在,莫便学忘机”则是诗人对于友人的勉励和自我期许。这里“书剑”象征着文治与武力,而“莫便学忘机”则是在劝诫不要轻易忘记那些为人处世的智慧和策略。这既是对友人离别时的一种祝愿,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重视。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朋友离别后的感慨和自我期许。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九月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秋字
九日正乘秋,三杯兴已周。
泛桂迎尊满,吹花向酒浮。
长房萸早熟,彭泽菊初收。
何藉龙沙上,方得恣淹留。
和傅大农与僚故别诗
绝节无缓响,伤雁有哀音。
非同年岁意,谁共别离心。
伊昔谬通途,冠屣预人林。
浮江望南岳,登潮窥海阴。
孰谓游居浅,慕美久相深。
萋萋春草秀,嘤嘤喜候禽。
长物尽明茂,尊盛独幽沈。
之子安所适,我方栖旧岑。
坠欢岂更接,明爱邈难寻。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其二王粲
家本秦川。贵公子孙。遭乱流寓。自伤情多。
幽厉昔崩乱。桓灵今板荡。伊洛既燎烟。
函崤没无象。整装辞秦川。秣马赴楚壤。
沮漳自可美。客心非外奖。常叹诗人言。
式微何由往。上宰奉皇灵。侯伯咸宗长。
云骑乱汉南。宛郢皆扫荡。排雾属盛明。
披云对清朗。庆泰欲重叠。公子特先赏。
不谓息肩愿。一旦值明两。并载游邺京。
方舟泛河广。绸缪清燕娱。寂寥梁栋响。
既作长夜饮。岂顾乘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