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孙解保书如束,过我不嫌寒乏毡。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发源(fā yuán)的意思:指事物的起源或源头。
寒乏(hán fá)的意思:指因寒冷而感到疲乏和无力。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经筵(jīng yán)的意思:指古代官府或学堂里举行的重要宴会或学术讲座。
旧闻(jiù wén)的意思:指过时的消息或旧事。
郡守(jùn shǒu)的意思:指官员或领导者负责管理地方事务,尤其是城市或县级行政区域的官员。
前例(qián lì)的意思:前例指的是先前的事例或先前的行为。它用来形容某种事物或行为在历史上已经存在或已经发生过,成为后续类似事物或行为的标杆或参考。
试用(shì yòng)的意思:暂时使用,暂时试验。
守旧(shǒu jiù)的意思:指固守旧观念、不接受新事物或新思想。
斯人(sī rén)的意思:指某人的品德、才华、风范等超出常人,令人敬佩和仰慕。
乡人(xiāng rén)的意思:指与自己在同一乡村、出生地的人,也可指与自己有相同背景、共同经历的人。
循吏(xún lì)的意思:指忠诚、勤勉、廉洁的官员。
艺文(yì wén)的意思:指艺术和文学,即文化艺术。
奏疏(zòu shū)的意思:奏疏是指官员向上级呈报的奏章或疏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对中国古代文化传承和家族荣誉的颂扬之作。首句“试用初如江发源”,比喻曾氏家族的学问初始时如同江河源头,清新而富有潜力。接着,“斯人欠使百其年”表达了对曾氏先人的敬仰,遗憾他们未能长寿,以便能更长久地贡献智慧。
“有孙解保书如束”,赞美曾氏子孙继承了家学,书籍积累丰富,显示出家族的文化底蕴。“过我不嫌寒乏毡”,则表达了对来访者不畏艰苦、分享学问的感激之情。诗人提到“郡守旧闻曾奏疏”,说明曾氏在地方官职上也有着显著的政绩;“乡人今日有经筵”,则强调他们在学术研讨中的影响力。
最后两句,“纵云录后有前例,循吏艺文应并编”,总结说,曾氏家族的文献记录即使放在历史长河中,也应当因其德行和才艺而被编入史册,成为典范。整首诗通过赞扬曾氏家族的学问、品德和影响,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优秀家风的推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