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事六言八首·其五》
《感事六言八首·其五》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六言诗  押[支]韵

早岁已归南陌暮年常在东篱

短衣幸能掩胫,长剑何须拄颐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常在(cháng zài)的意思:经常在一起、时常在一起

东篱(dōng lí)的意思:东篱是指东边的篱笆,比喻境界高、品德纯洁的人。

短衣(duǎn yī)的意思:指穿着短衣服,暗指贫穷或不足以应对寒冷的情况。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暮年(mù nián)的意思:指人到了晚年阶段。

南陌(nán mò)的意思:指南方的大道或街道。

年常(nián cháng)的意思:年年都是如此,常常发生的事情。

早岁(zǎo suì)的意思:早年,年幼的时候。

拄颐(zhǔ yí)的意思:用手拄着下巴,表示思考或沉思。

翻译
年轻时我就已经回归乡间小路,晚年常常在东边的篱笆旁度过。
穿着简短的衣服足以遮住小腿,佩带的长剑又何必支撑着下巴。
注释
早岁:年轻的时候。
南陌:乡间小路。
暮年:晚年。
东篱:东边的篱笆,常用来象征隐居生活。
短衣:简短的衣服。
掩胫:遮住小腿。
长剑:佩剑。
拄颐:支撑下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感事六言八首(其五)》。从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自我形象的描绘。"早岁已归南陌"表达了诗人年轻时已经离开官场或故乡,回归田园的生活;"暮年常在东篱"则暗示了晚年时诗人常常独自漫步在篱笆边,过着简朴的生活。"短衣幸能掩胫"写出了诗人穿着朴素,但足以遮盖膝盖,反映出他的节俭和自足;"长剑何须拄颐"则以反问的形式,流露出诗人虽有才华和武艺,但在这样的生活中,剑似乎已无用武之地,更多的是象征性地倚靠在下巴,寓含着壮志未酬的无奈。

整首诗简洁明快,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展现出诗人淡泊名利、安于田园生活的态度,同时也透露出他对过往仕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百花楼

楼中香漂百和浓,楼下锦缬翻东风。

玉樽美酒清若空,吴姬妆面相映红。

人生一笑不易得,是间一醉千金直。

元龙百尺君勿论,芳时且可金杯侧。

(0)

登岳麓赫曦台联句

泛舟长沙渚,振策湘山岑。

烟云眇变化,宇宙穷高深。

怀古壮士志,忧时君子心。

寄言尘中客,莽苍谁能寻。

(0)

寄友人

风飒沈思眼忽开,尘埃污得是庸才。

那堪更见巢松鹤,飞入青云不下来。

(0)

望夫石

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0)

秋夜喜遇王处士

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0)

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认青袍。

心随汝水春波动,兴与并门夜月高。

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

酒船鱼网归来是,花落故溪深一篙。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