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六言八首·其五》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常在(cháng zài)的意思:经常在一起、时常在一起
东篱(dōng lí)的意思:东篱是指东边的篱笆,比喻境界高、品德纯洁的人。
短衣(duǎn yī)的意思:指穿着短衣服,暗指贫穷或不足以应对寒冷的情况。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暮年(mù nián)的意思:指人到了晚年阶段。
南陌(nán mò)的意思:指南方的大道或街道。
年常(nián cháng)的意思:年年都是如此,常常发生的事情。
早岁(zǎo suì)的意思:早年,年幼的时候。
拄颐(zhǔ yí)的意思:用手拄着下巴,表示思考或沉思。
- 翻译
- 年轻时我就已经回归乡间小路,晚年常常在东边的篱笆旁度过。
穿着简短的衣服足以遮住小腿,佩带的长剑又何必支撑着下巴。
- 注释
- 早岁:年轻的时候。
南陌:乡间小路。
暮年:晚年。
东篱:东边的篱笆,常用来象征隐居生活。
短衣:简短的衣服。
掩胫:遮住小腿。
长剑:佩剑。
拄颐:支撑下巴。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感事六言八首(其五)》。从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自我形象的描绘。"早岁已归南陌"表达了诗人年轻时已经离开官场或故乡,回归田园的生活;"暮年常在东篱"则暗示了晚年时诗人常常独自漫步在篱笆边,过着简朴的生活。"短衣幸能掩胫"写出了诗人穿着朴素,但足以遮盖膝盖,反映出他的节俭和自足;"长剑何须拄颐"则以反问的形式,流露出诗人虽有才华和武艺,但在这样的生活中,剑似乎已无用武之地,更多的是象征性地倚靠在下巴,寓含着壮志未酬的无奈。
整首诗简洁明快,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展现出诗人淡泊名利、安于田园生活的态度,同时也透露出他对过往仕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望夫石
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秋夜喜遇王处士
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