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其一》
《偈·其一》全文
唐 / 慧能   形式: 偈颂  押[灰]韵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

本来一物何处尘埃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本来(běn lái)的意思:原本,本身应该如此

尘埃(chén āi)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尘土或灰尘,也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明镜(míng jìng)的意思:明亮的镜子,比喻能够真实地反映事物本质的事物。

菩提(pú tí)的意思:指佛教中的菩提树,比喻佛法的真理和智慧。

一物(yī wù)的意思:指一件事物或一个物品。

注释
菩提:佛教中觉悟的智慧,常以菩提树象征。
本无:原本就没有。
树:这里指菩提树,象征佛的觉悟。
明镜:比喻清澈无垢、能照见一切的心境。
亦无台:也没有需要放置的台子,表示空无依附。
本来:最初、本质上来讲。
无一物:没有任何事物。
何处:哪里。
惹尘埃:沾染尘埃,比喻受到世俗烦恼的干扰。
翻译
菩提树原非真实存在,明亮的镜子也没有固定的架台。
万物本质上空无一物,哪里又能沾染上尘埃呢?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作品,名为《偈》。诗中蕴含深刻的佛法哲理,表达了惠能对禅学真谛的理解。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 这两句揭示了禅宗对传统佛教仪式和物质象征的否定。菩提树是释迦牟尼佛祖悟道成佛的地方,而这里说“菩提本无树”,意味着真理不在外界的形式或物体中,佛法不是依附于某个具体的事物。同样,“明镜亦无台”则进一步强调了内心清净是观照自性的根本,不需要依靠外部的任何支撑。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两句则指向了宇宙万象皆为空的禅理。万物从来无有实质,只是在人们的心中才有所谓的存在和区别。因此,“何处惹尘埃”强调了心灵的纯净不应被世间的尘俗所污染。

整首诗简洁而深邃,通过对比和否定来引导读者去思考真理的本质,以及如何达到内心的清净与自在。

作者介绍

慧能
朝代:唐

猜你喜欢

点绛唇·其七老梅根

诘屈虬根,暗香疏影何年得。

广平铁石,先有春消息。几点寒英,用尽东风力。

谁曾识,冶传南国,雪老莓苔碧。

(0)

西楼梦·其一妆懒

妆懒,妆懒,拥髻慵开镜。

楼前花发双枕闲,玉儿只为春寒病。

(0)

沁园春·其二释愁

试望愁城,天地无光,壮士吞声。

奈悲秋宋玉,不堪长恨;伤春杜牧,未免多情。

万斛纷来,百端交集,方寸之心难与争。

叹人世,黯然销魂,惟此为深。仆今奉教先生。

毋劳尔神兮摇尔精。使王乔与我,遨游而逝;

黄公与我,歌咏而行。

寂寞为床,玄虚为宇,叱咤驱愁服上刑。

愁休矣,逝将适乐土,实获吾心。

(0)

疏帘淡月·其一雨后幼平表弟、子谅内弟招饮观剧,演隋末故事

雨馀如沐。正暑气乍消,阶除新绿。

有客樽开琥珀,骈罗丝肉。

珠帘高捲斜阳里,扇薰风、小堂花竹。

遏云弦管,忘形亲串,清欢何足。叹当日、陈隋竞逐。

看萤苑迷楼,皆成荒麓。重演繁华莲镜,光涵冰玉。

扬州烟月浑如旧,更谁翻、夜游清曲。

兴亡一梦,且酬佳夕,笑燃银烛。

(0)

千秋岁引.除夕

客舍东风,高城夜角,灯火千家闭楼阁。

谁将物华妆点就,偏遗旅况寒如昨。

颂椒篇,屠苏酒,成差错。闻说笙歌归院落。

闻说画堂垂绣幕。爆竹声声总萧索。

浮踪滞留残蜡后,音书悔订春前约。

梦儿中,枕儿上,休忘却。

(0)

恋绣衾.舟过樵含

树色参差青未谢。断岭重岗,一抹烟如画。

漠漠江村寒雨乍。人家晒网疏篱挂。

门外平桥临水榭。柔橹轻帆,清啸船窗下。

远浦归舟垂钓罢。乘风欲问渔樵话。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