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鸟独南飞,众鸟东西顾。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忍(bù rěn)的意思:不忍指不能忍受、无法忍受的意思,表示不愿意或不忍心做某事。
东西(dōng xī)的意思:物品、事物
盍簪(hé zā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才能或品德超过了一般人,不应该局限于某个小圈子,而应该广泛地展示给大家。
讲习(jiǎng xí)的意思:指教、讲解学问。
离索(lí suǒ)的意思:离开束缚,解脱束缚。
鸟栖(niǎo qī)的意思:指鸟类栖息在树上,比喻人在某个安全、稳定的地方居住或依附。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譬若(pì ruò)的意思:类似于,比喻为
筮盍(shì hé)的意思:筮盍是一个古代典籍中的词语,意为“筮法的容器”。筮法是古代一种占卜的方法,通过投掷筮来预测吉凶。筮盍指的是用来盛放筮的容器。
衰暮(shuāi mù)的意思:指人老去,精力衰退,生活渐渐失去活力。
销魂(xiāo hún)的意思:形容美丽动人、令人陶醉的景色或声音。
诸生(zhū shēng)的意思:指众多的学生或学者。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黄彭年的《庚寅九月自苏州量移武昌留示诸生(其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群鸟图景,寓言性地表达了诗人与学生之间的深厚情谊。首句“有朋筮盍簪”以鸟儿比喻师生关系,如同鸟儿聚集在树上,暗示了师徒间的亲密无间。接着,“一鸟独南飞”象征着诗人即将离开,而“众鸟东西顾”则表达了学生们对老师的依恋和不舍,他们如同其他鸟儿围绕着离去的同伴,表现出对老师的深情厚意。
诗人进一步通过“他树岂无枝”暗示,虽然他要离开,但并非意味着学生们没有其他选择或机会,然而他们仍“徘徊不忍去”,表达了对老师的忠诚和留恋。后两句“诸生勤讲习,予亦忘衰暮”则赞美学生们勤奋学习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虽年事已高,却因与学生的互动而忘却了岁月的流逝。
最后两句“常抱离索忧,畏读销魂赋”流露出诗人对于离别的忧虑,担心自己的离去会引发学生们感伤的情绪,就如同读到令人销魂的悲情诗篇。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教于乐,体现了古代师徒之间深厚的师生情谊。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捕蝗诗示尚书郭敦
蝗螽虽微物,为患良不细。
其生实蕃滋,殄灭端匪易。
方秋禾黍成,芃芃各生遂。
所欣岁将登,奄忽蝗已至。
害苗及根节,而况叶与穗。
伤哉陇亩植,民命之所系。
一旦尽于斯,何以卒年岁。
上帝仁下民,讵非人所致。
修省弗敢怠,民患可坐视?
去螟古有诗,捕蝗亦有使。
除患与养患,昔人论已备。
拯民于水火,勖哉勿玩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