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聪明(cōng ming)的意思:形容人聪明机智、反应敏捷。
独善(dú shàn)的意思:独自善良、独立行善,不依赖他人。
多应(duō yìng)的意思:多次应对,多方面应用。
非独(fēi dú)的意思:非独指的是不仅仅只有一个,而是多个或者不止一个。
好在(hǎo zài)的意思:幸亏;庆幸;值得庆幸的是。
祸媒(huò méi)的意思:指那些带来不幸的人或事物,比喻引发灾祸的罪魁祸首。
将才(jiāng cái)的意思:指具备出色才能和能力的人。
据鞍(jù ān)的意思:指依靠马鞍,比喻依靠权势或地位,占据主导地位。
矍铄(jué shuò)的意思:形容老人精神矍铄,意志坚定,精神焕发。
林泉(lín quán)的意思:指山林中的泉水,比喻清幽幽静的环境。
明断(míng duàn)的意思:明确而果断地做出决断。
鲵齿(ní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牙齿不整齐,丑陋不堪。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须将(xū jiāng)的意思:必须、必需
应是(yìng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应该是某种状态或者应该具备某种性质。
与闻(yù wén)的意思:从传闻中得知,没有亲眼目睹
自非(zì fēi)的意思:不是,非。
-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名为《朴翁加冠巾苏召叟讶予不嘲之》。诗中以朴翁加冠巾这一行为为引子,展开了一番对聪明断种、矍铄据鞍、夕阳与夜近、鲵齿与心孩等多重意象的探讨。
首句“见与闻同骇且猜”,描绘了人们在面对朴翁加冠巾这一行为时的惊讶与猜测,暗示了外界对于朴翁此举的不解与好奇。接下来,“多应自断不佗裁”则表明朴翁的行为并非出自他人指使,而是出于其自身的决断,体现了个人的独立思考与行动。
“聪明断种岂僧事,矍铄据鞍须将才”两句,进一步阐述了朴翁行为背后的深意。聪明断种并非仅限于僧侣,任何有识之士都可能做出这样的选择;而矍铄据鞍,则强调了年迈之人仍需具备将才,即保持精神的活力与智慧的重要性。
“好在夕阳愁夜近,怀哉鲵齿尚心孩”这两句,通过夕阳与夜近的自然景象,以及鲵齿(鲵,一种水生动物)与心孩的对比,表达了时间流逝、岁月不待人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内心世界的纯真与复杂并存。
最后,“自非独善林泉懒,应是林泉少祸媒”则点明了朴翁之所以选择独善其身,或是因为林泉生活远离尘嚣,减少了祸患的可能。整首诗通过朴翁的行为及其背后蕴含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智慧、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李安抚生日
沙沟紫气如陇云,泾城冬律变阳春。
天工为国巧谋帅,生此摽摽七尺人。
坐挥白羽历三纪,胡儿奔迸尘头起。
缓驱小队来汉中,甲光冷射清江水。
金炉著火焚宝香,愿公寿考仍康强。
门外祝公更多有,军民十万指中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