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村居·其一》
《题村居·其一》全文
宋 / 张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村居识见时节,春去春来自一年。

谁与儿童寒食,也将杨柳插门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村居(cūn jū)的意思:指农村的居民和生活环境。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寒食(hán shí)的意思:指寒食节,也指寒食节期间的寒食禁火。

来自(lái zì)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起源。

识见(shí jiàn)的意思:指对事物的认识和见解。

时节(shí jié)的意思:指特定的季节或时期,也可指特定的时机。

童话(tóng huà)的意思:童话指的是以儿童为对象的虚构故事,通常包含魔法、神奇的元素和想象力丰富的情节。

杨柳(yáng liǔ)的意思:杨柳是指杨树和柳树,用来形容柔软、婉约的女子。

注释
村居:乡村生活。
识:知晓。
时节:季节变化。
春去春来:四季更替。
自:自然地。
一年:一年时间。
谁与:和谁一起。
儿童:小孩子。
话:谈论。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前一天。
也将:也打算。
杨柳:柳树。
插门:插在门口作为装饰。
翻译
乡村居民怎能知晓时令变换?
春天去了又来,就这样一年复一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平和宁静的乡村春日生活图景。开篇“村居何识见时节”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淡然,仿佛在自然的轮回中找到了超脱世俗纷扰的心境。紧接着“春去春来自一年”则更深化了这种感觉,似乎对于春天的到来和离去都不再有所期待与失落,只是平静地接受自然界的变迁。

下片转向日常生活的细节,“谁与儿童话寒食”中“寒食”指的是寒食节,也就是清明前后不生火做饭的习俗。这一句通过对话的描写,展现了村民间简单而亲切的情感交流。最后“也将杨柳插门前”则是农家迎接春天常见的风俗,杨柳象征着生机与洁净,人们常用它来装饰门户,以示喜庆。

整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中几个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平和的态度。

作者介绍

张炜
朝代:清   字:子昭   生辰:一○九四~?

杭(今浙江杭州)人(《江湖后集》卷一○)。而《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作张伟,字书言,本贯秀州华亭(今上海松江),高宗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进士,时年五十四。仕历不详。《江湖后集》收有《芝田小诗》一卷。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江湖后集》为底本,校以清光绪嘉惠堂刊《武林往哲遗著·芝田小诗》(简称光绪本)。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猜你喜欢

省躬诗·其六十九

眼净微成巨,三年贯虱心。

羊羹与鸡距,戈甲起缤纷。

(0)

省躬诗·其三十一

偶睹丑人丑,归来泪暗弹。

丑予无处著,为尔何成宽。

(0)

省躬诗·其二十九

恩过翻成怨,非关怨者尤。

阳和阴不节,炎夏竟何流。

(0)

省躬诗·其二十六

天大不漏细,罗三垣列宿。

不难大如天,抑恐多疏漏。

(0)

和吕豫石天部儆学诗十首·其四

身外游丝总赘疣,营营何事不如休。

可怜暇日翻成扰,却把直肠硬作钩。

甘饮自捐著屐血,锦衣人笑顶冠猴。

原来至足属吾道,尘网牵人可尽勾。

(0)

杂诗二十二首·其十八

平生不了事,凭此数行书。

抱病逾一载,方寸成荒墟。

短檠未能亲,药饵时则茹。

解组归田里,所怀宁此知。

厥虑匪朝暮,那不惜居诸。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