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箧中丝,于今无寸缕。
镜光惊貌换,丝长嫌绪乱。
对镜与治丝,两者俱肠断。
肠断(cháng duàn)的意思:形容极度伤心、悲痛到难以忍受的程度。
尘土(chén tǔ)的意思:指尘埃、灰尘,也用来比喻贫穷、卑微、平凡。
寸缕(cùn lǚ)的意思:形容非常短小、微不足道。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镜光(jìng guāng)的意思:指镜子里的光亮,比喻事物的表面现象或者虚有其表的美好。
磨镜(mó jìng)的意思:指反复磨练,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和不足。
缲丝(qiāo sī)的意思:指细心而勤劳地做事情,像缲丝一样耐心细致。
使长(shǐ cháng)的意思:促使事物发展壮大,使之变长
于今(yú jīn)的意思:指到了现在,表示时至今日。
这首《怨歌行》是明代诗人徐熥所作,通过对比“铜”、“丝”的变化,表达了深深的哀怨之情。
“当时匣中铜,于今翳尘土。” 铜原本在匣中,如今却蒙上了尘土,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铜的光泽不再,如同往日的辉煌被遗忘,隐喻了时光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
“当时箧中丝,于今无寸缕。” 箱子里的丝线,如今已不见踪影,比喻曾经的美好情感或事物已经消失殆尽。丝线的断裂,象征着情感的断裂和生活的破碎。
“磨镜休使光,缲丝休使长。” 这两句劝告,似乎是对过去的回忆,希望不再去触碰那些曾经的光辉和成长,以免引发更深的伤痛。镜光和丝长都代表了美好和成长,但它们的存在也带来了痛苦的回忆。
“镜光惊貌换,丝长嫌绪乱。” 镜子中的光亮让人惊讶于容貌的变化,丝线的长度让人担忧情感的纠缠。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情感的复杂。
“对镜与治丝,两者俱肠断。” 最后两句将主题推向高潮,无论是对着镜子审视自己的变化,还是处理那些纷乱的情感线,都让人心痛不已。这里“肠断”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极度痛苦和悲伤。
整首诗以日常物品的变化为引子,深刻地表达了对时光流逝、情感变迁的无奈和哀愁,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