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回唯乐道,原宪岂伤贫。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多半(duō bàn)的意思:大部分,多数
关防(guān fáng)的意思:关防指关键的防守,也可以指关键的防范措施。
鹤警(hè jǐng)的意思:形容一个人高大、威严,像鹤一样警惕。
寄身(jì shēn)的意思:把自己的身体寄托在别人身上,借助他人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酒瓮(jiǔ wèng)的意思:指一个人喝酒喝得很多,像酒瓮一样无底。
九拒(jiǔ jù)的意思:指非常坚决地拒绝,毫不妥协。
乐道(lè dào)的意思:乐于探索新的道路或方法,喜欢寻找新奇的事物。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琴曲(qín qǔ)的意思:指古代以琴为乐器的音乐作品。
三边(sān biān)的意思:指一个人同时忙于几个事情。
实成(shí chéng)的意思:实现成就,取得成功。
双关(shuāng guān)的意思:指一句话或一种说法有两种或多种不同的解释或意思。
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畏难(wèi nán)的意思:害怕困难、遇到困难就退缩
无作(wú zuò)的意思:没有行动或没有作为。
莺啼(yīng tí)的意思:指春天莺鸟的啼叫声,形容春天的景象美好。
鱼鳞(yú lín)的意思:鱼的鳞片。比喻事物的细小部分。
只眼(zhī yǎn)的意思:只看到一方面,没有全面的视角和认识。
竹皮(zhú pí)的意思:指人薄弱、身体虚弱无力。
桑节杖(sāng jié zhàng)的意思:指人年老体衰、行动不便。
竹皮巾(zhú pí jīn)的意思:指的是贫苦人家用竹皮做成的巾帽,形容生活贫困,穷困潦倒。
- 注释
- 琴曲:古代的琴声或音乐。
古:古代。
半:大多。
经:古代经典或儒家经典。
横裁:横向切割。
桑节杖:用桑树枝做的手杖。
直剪:直接剪裁。
竹皮巾:用竹皮做成的头巾。
鹤警:鹤的警觉叫声。
琴亭:弹琴的地方。
莺啼:黄莺的啼鸣。
酒瓮:装酒的大缸。
颜回:孔子的学生,以德行著称。
原宪:孔子的学生,以清贫生活著名。
聊游:暂且游历或体验。
万物初:万物的起源或开始。
无作有:从无形到有形。
实成虚:真实变为虚无。
双关:这里指稳固的基础或关键点。
畏难全:害怕难以保持完整。
鱼鳞张九拒:像鱼鳞般排列的防御抵挡九方来敌。
鹤翅拥三边:鹤翅环绕保护三个方向。
- 翻译
- 只有古老的琴声流传下来,书籍中大多是古代的经典。
横截桑树枝做手杖,直接剪下竹皮做头巾。
夜晚在琴亭中鹤的警醒声,春天酒瓮里的黄莺啼鸣。
颜回只以追求道德为乐,原宪并不因贫穷而忧伤。
生活在千年之后,暂且游历万物的起源。
想让无形变为有形,反而觉得真实变得空虚。
防止轻易断裂需双关牢固,独眼易残缺令人畏惧。
鱼鳞状的防御抵御九方,鹤翅环绕保护三面。
- 鉴赏
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悠远,它通过对琴曲、书卷等物品的描写,以及对自然景象的捕捉,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文化的留恋和个人情感的寄托。诗中的“琴曲唯留古”与“书多半是经”两句,暗示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和重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哀愁。
“横裁桑节杖,直剪竹皮巾”两句,则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简约而不失雅致的生活态度。这些动作似乎也蕴含了一种对自然、对简单生活方式的赞美。
在“鹤警琴亭夜,莺啼酒瓮春”两句中,夜晚的琴声与早春的鸟鸣交织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这不仅是对时节更迭的描写,也暗含了诗人对于寂寞夜晚和新生的喜悦。
“颜回唯乐道,原宪岂伤贫”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圣贤颜回、原宪的崇敬,他们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想,对于物质贫乏持有一种超然的看法。
“寄身千载下,聊游万物初”两句,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的愿望,想要将自己的精神寄托在历史的长河中,与自然万物共融。这种心态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永恒与超越尘世的追求。
“欲令无作有,翻觉实成虚”则是诗人对于创作和艺术的一种深刻认识,表达了一种对真实与虚幻界限模糊的感悟,这也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最后,“双关防易断,只眼畏难全。鱼鳞张九拒,鹤翅拥三边”四句,通过对军事防御工事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对于坚守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的强调,同时也可能隐喻着诗人在精神世界中的自我防御与坚持。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位文人的内心独白,它通过多重意象和深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自然、艺术以及个人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和丰富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