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响激巉石,奏此太古音。
觅洞犯秋晓,幽哢惟山禽。
谷虚若相应,风戛时成吟。
达者会其理,请看无弦琴。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多事(duō shì)的意思:指多事、多事情、多事体,形容人多事、事务繁多。
孤往(gū wǎng)的意思:独自前往,没有伴随或支持的行动。
古音(gǔ yīn)的意思:指古代的音韵。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空山(kōng shā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人的山谷中传来的声音。
苦心(kǔ xīn)的意思:用心艰苦,努力费心。
劳苦(láo kǔ)的意思:指过着艰苦辛劳的生活,形容辛勤劳动。
扪萝(mén luó)的意思:触摸葡萄藤,意指触摸事物的表面而不深入了解其真相。
爬剔(pá tī)的意思:形容人为了谋求私利而卑鄙地巴结、奉承别人。
山禽(shān qín)的意思:山禽指的是栖息在山中的禽鸟,用来比喻人在逆境中坚韧不拔,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
石窦(shí dòu)的意思:指人的耳朵聋得像石头一样,形容听力极差或不听劝告。
丝竹(sī zhú)的意思:指音乐的声音和乐器的演奏。
太古(tài gǔ)的意思:太古意指遥远的古代,形容时间久远。
天籁(tiān lài)的意思:指非常美妙动听的声音或音乐。
弦琴(xián qín)的意思:比喻言辞或技艺的娴熟和高超。
相应(xiāng yìng)的意思:相符合;相符合的
岩腹(yán fù)的意思:形容山体高耸峭立,如同刀削斧劈的样子。
无弦琴(wú xián qín)的意思:比喻没有声音或没有实际作用的事物。
这首清代诗人张洵的《寻水乐洞》描绘了一幅空山静谧、自然和谐的画面。首句“空山无丝竹”展现了环境的寂静与清幽,暗示了诗人对远离尘嚣的向往。接着,“天籁何处寻”表达了对自然声音的探寻,将听觉的享受提升到寻找天籁的高度。
“清响激巉石,奏此太古音”描绘了泉水在岩石间激荡出的原始而纯净的声音,仿佛是远古时代的回音。诗人深入山中,“觅洞犯秋晓”,追寻着这难得的自然乐章,只有山鸟的鸣叫作伴。“扪萝尽孤往,石窦深复深”描绘了诗人独自攀援的场景,表现出他对探索的执着和对未知的好奇。
“泉乳喷岩腹,声发不可喑”进一步刻画了泉水的活力与声音的生动,泉水如乳汁般喷涌,声音响亮而不息。“谷虚若相应,风戛时成吟”则写山谷间的共鸣与风的吹拂,使得泉水的乐音与自然环境相互应和,如同诗人的内心独白。
最后两句“多事笑秋壑,爬剔劳苦心”以自我调侃的方式,表达出寻乐过程中虽辛苦但心怀喜悦的情感。诗人以“达者会其理,请看无弦琴”收束,寓意只有真正领悟自然之美的智者,才能在无声的山水之间感受到生活的乐章,这无弦之琴正是他内心的写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山莫画,泰山松,松树已受秦皇封。
水莫画,黄河潦,河流已非夏后道。
但作清溪竹树湾,添我垂钓于其间。
吁嗟乎男儿少壮随朝彦,岂料中年桑海变。
枉想丹青麟阁中,他人为我开生面。
顾生顾生尔莫嗔,传神似尔画逼真,如何貌此寻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