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处当(chǔ dāng)的意思:处在某种境地或角色中
定规(dìng guī)的意思:确定的规则或标准
规模(guī mó)的意思:规模指事物的大小、程度或范围。
立事(lì shì)的意思:立即行动,迅速处理事务。
临敌(lín dí)的意思:在敌人面前,面对敌人的威胁或挑战。
六经(liù jīng)的意思:指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和《论语》的总称。也可泛指中国古代六部经典。
满天(mǎn tiān)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得像漫天飞舞一样。
匹夫(pǐ fū)的意思:指普通百姓,也可指普通人。
人徒(rén tú)的意思:人徒指人群拥挤,行动困难。
圣人(shèng ré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智慧卓越的人
生学(shēng xué)的意思:生学是指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来学习和掌握知识。
事功(shì gōng)的意思:指在做事情时所付出的努力和功夫。
斯文(sī wen)的意思:文雅有礼貌,举止得体。
堂堂(táng tá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宏伟、庄重、威严。
唐虞(táng yú)的意思:指古代中国两个伟大的王朝,唐朝和虞朝,也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朝代的兴盛和繁荣。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文阵(wén zhèn)的意思:指文采华丽、辞章繁复的文辞。
颜原(yán yuán)的意思:指人的容貌、相貌。
移山(yí shān)的意思:形容坚定的决心和毅力,意志坚定,能够克服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异端(yì duān)的意思:
◎ 异端 yìduān
(1) [strange omen]∶异常的吉兆。现多指自认为正统者对异己的思想、理论的称呼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论语·为政》。朱熹集注:“非圣人之道,而别为一端。” 焦循补疏:“各为一端,彼此互异。”
(2) [heterodoxy;heresy]∶古代儒家称其他学说、学派为异端援枹(yuán bāo)的意思:指援助、支持。
- 注释
- 士生:读书人。
六经:儒家经典。
圣人徒:圣人的追求者。
颜原:孔子弟子颜渊。
唐虞:尧舜时期。
斯文:文化正道。
援枹:拿起鼓槌,比喻领导或指挥。
异端:非正统的思想。
规模:方向和规则。
彼:他们。
匹夫:普通人。
- 翻译
- 读书人研习六经,自视为圣人的追求。
在内应当效仿颜渊的道德修养,在外则要实现像唐虞时代的理想社会。
文化的正道威严无比,面对敌人时独自承担起领导责任。
世间充斥着异端邪说,只要坚定立场,就能彻底清除。
这才明白,成就事业首先要有明确的方向和规则。
他们虽然有移山之力,但怎能撼动普通人的信念。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斋中杂兴十首》之二,他以"丈夫贵壮健,惨戚非朱颜"为韵脚,表达了对士人修养和理想的追求。诗中提到读书人研习六经,旨在成为圣贤,应当效仿颜渊的品格,内修德行,外求治世之道,如唐虞时代的理想社会。他认为,学问与道德的弘扬如同堂堂之阵,面对异端邪说,应有勇气挺身而出,一扫而空。诗人强调,建立事业功绩之前,首先要确立正确的准则和规模。他以"彼虽力移山"比喻那些强大的势力,但即使再强大,也无法撼动一个有坚定信念的普通人。整首诗体现了陆游对于士人的期许和对于个人修为的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