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定何祥,桃柳各映户。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怨(āi yuàn)的意思:形容悲伤、悔恨的情绪。
杯酒(bēi jiǔ)的意思:指一杯酒,表示祝福或感慨之情。
朝餐(cháo cān)的意思:指早餐,也比喻一切生活的起点或基础。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得失(dé shī)的意思:指获得和失去,得到和失去的对比。
放逐(fàng zhú)的意思:指被迫离开原居地,被流放到他地;也可用于比喻被排斥、被边缘化。
粉团(fěn tuán)的意思:形容人或物质聚集在一起,像粉末一样团结紧密。
高气(gāo qì)的意思:形容人的气度高尚,傲气十足
画楫(huà jí)的意思:指画船上的楫,比喻摆脱束缚、追求自由。
竞渡(jìng dù)的意思:指竞赛时双方争相奋力冲刺,比喻双方力量悬殊,势均力敌,争胜激烈。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屈子(qū zǐ)的意思:指忍辱负重、屈辱奋发的人。
荣华(róng huá)的意思:指富贵荣华的生活和地位。
时好(shí hǎo)的意思:合适的时机;适当的时候
土风(tǔ fēng)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物追求的东西过于平庸、庸俗,缺乏高尚品质。
晚来(wǎn lái)的意思:迟到、来晚了
欣豫(xīn yù)的意思:欣喜和忧虑交替出现,心情忽喜忽忧。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鱼腹(yú fù)的意思:指大海或江河的宽广和深远。
怨情(yuàn qíng)的意思:指因为某种不满、不愉快、不如意的情绪而产生的怨恨之情。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的习俗与情感,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历史感。
首句“今晨定何祥”,开篇即以疑问引出对今日景象的好奇,预示着接下来将展示一个特别的日子。接着“桃柳各映户”描绘了节日中常见的装饰,桃树与柳树的绿意映照在门户上,营造出喜庆的气氛。“粉团高气薰,鹅䏑椒菜覆”则通过食物的香气和色彩,进一步渲染节日的热闹与温馨。
“朝餐随土风,杯酒晚来具”描述了端午节的传统饮食习惯,早餐随当地风俗而定,傍晚时分则备有美酒,体现了节日的欢聚与庆祝。接下来“綵丝缠祭筒,画楫誇竞渡”描绘了赛龙舟的场景,彩线缠绕祭筒,画船竞相划行,展现了端午节的竞技与活力。
“楚人哀怨情,正以屈子故”点明了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深层意义,表达了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怀念与哀思。屈原的故事成为了端午节的重要文化符号,寄托了人们对忠诚、正义的向往。
“当年葬鱼腹,盖坐入宫妒”回顾了屈原投江自尽的历史事件,解释了他为何被纪念的原因。屈原因遭小人陷害,最终选择以身殉国,这一悲剧引发了后世无数的哀悼与敬仰。
“荣华一时好,放逐千载慕”表达了对屈原短暂辉煌与长期流放命运的感慨,虽然他的生命短暂,但其精神与作品却得到了后世长久的追慕与传颂。
最后,“得失吾不知,持杯自欣豫”以诗人自述的口吻结束,表达了面对人生得失的淡然态度,即使不知道屈原是否值得如此纪念,但诗人自己在举杯之际,内心充满了愉悦与平静。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端午节的习俗与情感,还深刻地探讨了屈原及其故事背后的文化内涵,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过太白墓
下马吊太白,壮心重徘徊。
秋风吹破墓,晚气生孤台。
四百六十年,诗魂安在哉。
神人岂久谪,旋复御气回。
元无采石船,而况青山堆。
攘臂竞真伪,世儒良可咍。
煌煌长庚星,光射天门开。
携樽立遥夜,劝子鹦鹉杯。
登楼吟
朝向蓬莱游,暮归蕊珠宿。
偶然折断玉龙腰,降下凡间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