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功德寺二首·其一》
《宿功德寺二首·其一》全文
明 / 孙承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盐]韵

招提岁晚偶淹延落木萧萧风色严。

一榻和衣不稳坐看明月度高檐。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稳(bù wěn)的意思:指情况或状态不稳定,易发生变化或出现问题。

风色(fēng sè)的意思:指风的气势和色彩,比喻景物或事物的气势、情趣或特点。

和衣(hé yī)的意思:指夫妻同床共寝,和睦相处。

落木(luò mù)的意思:指秋天树叶逐渐枯萎脱落的景象,比喻事物逐渐衰败或消亡。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淹延(yān yán)的意思:指水势泛滥,泛指灾害蔓延或事物无法控制地扩展。

月度(yuè dù)的意思:每个月一次的事物或活动

招提(zhāo tí)的意思:招募、征集

坐看(zuò kàn)的意思:坐着观看,不采取行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年末在功德寺留宿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招提岁晚偶淹延”,点明了地点与时间,即年末在寺庙中停留。接着,“落木萧萧风色严”一句,通过描写落叶飘零、秋风凛冽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肃穆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

“一榻和衣眠不稳”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状态。在简陋的榻上,诗人穿着衣物而眠,却难以安睡,这可能是因为对周围环境的敏感,或是内心的某种忧虑或思考。这种不安的状态,与前文的自然景象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一个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画面。

最后一句“坐看明月度高檐”,诗人转而观察起明亮的月光,它从高高的屋檐间缓缓移动,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可能是诗人借景抒情,以月之流转象征时间的流逝,以及自己内心情感的波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处时的思绪与情感,以及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孙承恩

孙承恩
朝代:明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猜你喜欢

七月既望玉山草堂分韵得爽字

草堂凉夜延清赏,石径枫林秋飒爽。

邻屋不同南北院,稻畦直似东西瀼。

弹琴石上风生衣,载酒船来月荡桨。

青山自与白云期,莫遣移文谢来往。

(0)

留别谢茂秦

相对忽不乐,怆然伤我心。

他乡有同怀,胡为遽分襟。

忆昔醉燕市,击筑谁知音。

意气独吾子,排难轻千金。

重以易水歌,兼之吴会吟。

论交岂不远,投分遂至今。

我亦慕三闾,南去湘之阴。

楚山一何长,楚水一何深。

他日遥相思,鹿门还可寻。

(0)

赠徐伯臣补奉化令

严程忽云届,将子临河桥。

弱柳向微风,黄鸟时交交。

感物伤余心,申尔以久要。

虽有盈尊酒,何以永今朝。

徘徊意不极,挥泪发长谣。

(0)

不赴郡檄荅子循兄

矫翮思霄翥,游鳞托渊沉。

物类各有适,殊涂难并寻。

岂伊世网虑,扰扰谁为心。

振衣还东山,寝迹栖旧林。

江海多风涛,舟楫弭川阴。

无令冲波激,但恐岁序侵。

愿言谢西府,谷口有徽音。

(0)

青龙桥南遇山人汪旦

沿湖行欲竟,前望青龙桥。

茅茨郁烟火,稍已邻纷嚣。

故人歘相值,雅见尘外标。

长揖立道左,眷言相招邀。

山居当瓮麓,转岐路非遥。

松膏堪继夜,菰米足供朝。

畦蔬摘露薤,林果炊新蕉。

慷慨珍来意,婉娈停予镳。

野风吹秋水,征马鸣萧萧。

愿留竟莫克,投赠愧琼瑶。

(0)

石窦

石窦海眼通,乳泉四时泄。

仰睇杳而深,谁剜翠屏裂。

青噀千峰云,白含万年雪。

膏砂原异窍,鸟鼠或同穴。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赵我佩 何瑭 王之望 李振钧 朱景英 赵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