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春光(chūn guāng)的意思:春天的阳光,指春天的美好景色或春天的气息。
得行(de xíng)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是可行的或适宜的。
兰成(lán chéng)的意思:形容人品德高尚,行为端庄,举止优雅。
乐事(lè shì)的意思:指愉快的事情或欢乐的事情。
内史(nèi shǐ)的意思:指官职,古代官制中,内史是地方行政官员的一种职位。
披香(pī xiāng)的意思:形容香气四溢、芳香弥漫。
山花(shān huā)的意思:山中的花朵,比喻出类拔萃的人或物。
嵩少(sōng shǎo)的意思:指嵩山和少林寺,比喻有关嵩山和少林寺的事物或人物。
王内(wáng nèi)的意思:指在家中或内部担任重要职位的人。
无意(wú yì)的意思:没有意识到或没有目的地做某事,不经意的,无意识的。
禊事(xì shì)的意思:指古代祭祀仪式中的净身洗浴之事,也泛指清除污垢、犯错误后的悔过自新之举。
有名(yǒu míng)的意思:有名指的是名声大,广为人知。
诸生(zhū shēng)的意思:指众多的学生或学者。
- 注释
- 春光:春天的美景。
可:能够。
搅去:驱散。
如:好像。
惊:惊动。
乐事:快乐的事情。
能:能够。
追:挽留。
不得:无法。
行:前行。
禊事:古代春季的祭神和洗濯的风俗活动。
觞:饮酒。
王内史:指王室的史官或官员。
披香:宫殿名,代指宫廷。
赋:写作。
庾兰成:东晋文人,此处借指诗人自己。
浑无意:毫无生机。
山花:山间的野花。
自有名:自有所谓,有名气。
嵩少:嵩山和少室山,皆在河南。
未归:尚未返回。
无著处:无处安身。
诸生:古代泛指读书人。
- 翻译
- 春天的美景仿佛能被轻易驱散,快乐的时光总是无法挽留。
已经举行完了王室的春日聚会,庾兰成只能独自写下诗篇。
我不介意边塞的柳树毫无生机,更欢喜山间的野花自有名气。
还未回到嵩山、少室之间,我无处安放自己的心,因为过去我也曾是书生之一员。
- 鉴赏
这首诗名为《暮春》,作者是宋代诗人晁说之。诗中表达了对春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欢乐时光无法挽留的无奈。首句“春光可搅去如惊”,形象地描绘了春天迅速消逝的情景,如同被惊动一般。次句“乐事能追不得行”则强调了美好的时光一旦错过就无法再追寻。
诗人提及“禊事已觞王内史”,暗示了古代春季的修禊活动已经结束,而自己未能参与其中,只能通过回忆来品味。“披香只赋庾兰成”借用了东晋文人庾信的典故,表达自己只能独自吟咏,感叹时光易逝,才华未展。
“敢嫌塞柳浑无意,尚喜山花自有名”两句,诗人虽然对塞外的柳树无心欣赏感到遗憾,但对山花的自得其名感到欣慰,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最后,“嵩少未归无著处,此身曾是亦诸生”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回归故乡嵩山、少室之间的遗憾,以及对自己曾经身为儒生身份的淡淡怀念。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
泛宅浮家,何处好、苕溪清境。
占云山万叠,烟波千顷。
茶灶笔床浑不用,雪蓑月笛偏相称。
争不教、二纪赋归来,甘幽屏。红尘事,谁能省。
青霞志,方高引。任家风舴艋,生涯笭箵。
三尺鲈鱼真好脍,一瓢春酒宜闲饮。
问此时、怀抱向谁论,惟箕颍。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