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官烛(guān zhú)的意思:指官员之家的烛光,比喻官员家庭的兴旺和昌盛。
鸣玉(míng yù)的意思:指人才被埋没而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生风(shēng fēng)的意思:指某人的言行举止引起了轰动或引发了一系列的变化。
侍臣(shì chén)的意思:侍奉在君主身边的官员。
霜台(shuāng tái)的意思:指严寒的冬天。
未了(wèi liǎo)的意思:未了指未完成或未了结的事情。
梧桐(wú tóng)的意思:比喻友谊深厚或感情深挚。
御史(yù shǐ)的意思:古代中国官制中的一种职位,负责监察官员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紫府(zǐ fǔ)的意思:指皇帝的宫殿,也用来比喻官僚豪门的豪华住宅。
- 翻译
- 紫府中的官员们佩带着美玉,霜台上御史们的威严如同秋风般凛冽。
在讨论诗歌的夜晚,烛光下官员们的话语还未停歇,而秋天的到来,自然预示着梧桐叶的凋零。
- 注释
- 紫府:古代宫殿的代称,这里指朝廷或皇宫。
侍臣:宫廷中侍奉君主的官员。
霜台:古代官署名,这里指御史台,比喻执法如霜。
御史:古代官职,负责监察和纠劾。
官烛:官府使用的蜡烛,象征着政务活动。
知秋:指察觉到秋天的到来。
梧桐:古时常用以象征高洁或悲凉,此处可能暗示某种人事变迁。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次韵韩川奉祠西太乙宫四首》系列中的第三首。诗中,黄庭坚以“紫府侍臣”和“霜台御史”两个形象比喻朝廷官员,前者象征着地位尊贵的宫廷侍从,后者则暗示公正严明的监察官员。"鸣玉"和"生风"进一步描绘了他们的仪态和影响力,前者形容侍臣的威严,后者暗指御史的震慑力。
“官烛论诗未了”一句,将官员的公务与文学活动相结合,暗示他们在繁忙的政务之余,仍有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和讨论。而“知秋自属梧桐”则运用了梧桐叶落知秋的自然景象,寓意高洁之士在感知季节更替时,也能洞悉世事变迁,体现出诗人的高尚情操和对官场沉浮的深刻理解。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和富有哲理的意象,展现了官员们的文人情怀和责任感,同时也寓含了对官场生活的深沉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杂曲歌辞.久别离
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
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嗟。至此肠断彼心绝。
云鬟绿鬓罢梳结,愁如回飙乱白雪。
去年寄书报阳台,今年寄书重相催。
东风兮东风,为我吹行云使西来。
待来竟不来,落花寂寂委青苔。
早秋单父南楼詶窦公衡
白露见日灭,红颜随霜凋。
别君若俯仰,春芳辞秋条。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散为飞雨川上来,遥帷却卷清浮埃。
知君独坐青轩下,此时结念同所怀。
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
曾无好事来相访,赖尔高文一起予。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