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叔崇清明后四绝·其一》
《和叔崇清明后四绝·其一》全文
宋 / 王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把酒留春尚肯留,几多生意聚诗眸。

可怜桃李涵养只有桑麻进脩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把酒(bǎ jiǔ)的意思:举杯祝酒,为了庆祝或表达祝福而举杯。

多生(duō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在一生中经历了多次轮回转世,多次投胎。

涵养(hán yǎng)的意思:

[释义]
(1) (名)能控制情绪的修养功夫。他是个很有涵养的人。(作宾语)
(2) (动)蓄积并保持(水分)。森林能涵养水源。(作谓语)
[构成]
偏正式:涵(养

几多(jǐ duō)的意思:表示数量多少不确定,不具体的意思。

进脩(jìn xiū)的意思:指不断进取,不断修身养性,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和品质。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

桑麻(sāng má)的意思:形容人的穷困潦倒。

生意(shēng yì)的意思:指商业活动、经营事务。

桃李(táo lǐ)的意思:指学生或后辈,也泛指学问、才能等。

只有(zhǐ yǒu)的意思:表示仅仅、唯一、只有

自进(zì jìn)的意思:主动进取,自我进步。

鉴赏

这首诗是王柏在宋代所作,属于五言绝句。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易逝和自然界生机不息的感慨。

"把酒留春尚肯留,几多生意聚诗眸。" 这两句是说诗人在春日里与朋友举杯畅饮,以此来留住流年,捕捉眼前的美好景象和生机勃勃的瞬间。这里的“几多”意味着无数、众多,“聚诗眸”则指诗人的眼睛里聚集了这些美好的情景。

"可怜桃李无涵养,只有桑麻自进脩。" 这两句表达的是对自然界中某些植物(如桃李)缺乏人工培育的遗憾,它们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利用。而“只有桑麻自进脩”则是说有的植物(如桑树和麻,代表可以用来纺织的植物),即便没有人为的培养,也能自然生长并且能够被人类所利用。

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通过对比手法,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力的珍视,以及面对自然界时的情感态度。同时,这也隐含着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某种不满和无奈——有些美好可能永远无法得到充分的欣赏和利用。

作者介绍
王柏

王柏
朝代:宋   字:会之   籍贯:婺州金华   生辰:1197-1274

王柏(1197-1274),字会之,婺州金华人。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猜你喜欢

表兄峡山萧伯钧至会昌久之以归欤字韵丐诗为别·其二

握手两旬许,归途千里馀。

继今难得便,及早发回书。

父祖初深契,儿孙久渐疏。

朱陈婚嫁约,还可继之欤。

(0)

余出疏语示陈伯英伯英勉予读传灯录诸书因用罗子琳韵挑伯英要看一转语

学结蒲团禅板缘,黄梅衣钵问谁传。

弥天北秀经三藏,旷劫南能偈一篇。

梦幻固知无起灭,虚空安得有中边。

无人语此闻君至,急著衣裳倒且颠。

(0)

自怀泽至武仙道之左皆石峰

蝉联三百里,特立二千峰。

或者锐于笋,时乎圆似钟。

天开琼帑藏,地辟玉疆封。

似虑诗材少,慇勤分外供。

(0)

四月解官渡海陆出北流置舟在南雄又陆出拟小春到家

归心如矢路如弓,坐兀轻车又短篷。

百尔动摇山特立,千斯窒碍水旁通。

往哉火倒西流影,行矣霜回北至风。

细数离官到家日,一年强半在途中。

(0)

冬旅怀归

周正曾未了,秦腊又相寻。

风日留馀暖,乾坤失众阴。

乌翻南至影,雁堕北来音。

黄落归根叶,前陈示意深。

(0)

中都邂逅新崇德宰范纯之为同馆著语赠别

文正三槐宅,延平六桂家。

芝兰含露秀,雕鹗著风斜。

螭首终簪笔,河阳且种花。

乘时长得意,毋忘夜分茶。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