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恃远且险,纵傲不我虞。
兵戎不交害,各保性与躯。
贲育(bēn yù)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品德等发展成熟,有所成就。
兵戎(bīng róng)的意思:指军事武装或战争。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长缨(cháng yīng)的意思:指权力或责任的掌握者,也指掌握权力或责任的人。
翻海(fān hǎi)的意思:翻越大海,比喻克服困难,战胜艰险。
国都(guó dū)的意思:指国家的首都,也可用来形容某个地方繁华、繁荣的程度。
号天(hào tiān)的意思:号天意为叫嚣天地,声势浩大,指某人声音之大,气势之盛。形容某人豪情万丈,声势浩大。
可汗(kè hán)的意思:指古代蒙古、突厥等民族的首领或统治者。
坤隅(kūn yú)的意思:指女子的地位低下,地位较低的角落。
烈烈(liè liè)的意思:强烈,激烈
龙旂(lóng qí)的意思:指军队中的旗帜,也用来比喻权威或者势力强大的象征。
南面(nán miàn)的意思:指朝南的一面,也引申为指朝向权势者的一面。
平沙(píng shā)的意思:平坦的沙地,指事物平静无波澜,没有风浪。
骑驰(qí chí)的意思:指骑着马飞驰,形容速度非常快。
囚拘(qiú jū)的意思:指被困或束缚在某种限制或困境中,无法自由行动。
沙际(shā jì)的意思:沙际是指沙地的边缘,也可引申为事物的边际或极限。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天极(tiān jí)的意思:指极高的地位或者极端的境地。
外区(wài qū)的意思:指与本地区或本系统不同的地区或系统。
往古(wǎng gǔ)的意思:指过去的时代或历史时期。
王者(wáng zhě)的意思:指统治者、领袖或最强者。
文皇(wén huáng)的意思:指文学界的泰斗,文学的巨擘。
西北(xī běi)的意思:指方向为西北,也用来形容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勇敢向前的精神。
熊螭(xióng chī)的意思:形容人的脾气暴躁凶恶,像熊和螭龙一样凶猛。
夷狄(yí dí)的意思:指古代中国以外的民族,也泛指外族或野蛮人。
以为(yǐ wéi)的意思:错误地认为,误以为
婴儿(yīng ér)的意思:指年幼的儿童或刚出生的婴儿。
智勇(zhì yǒng)的意思:智慧和勇气的结合
天可汗(tiān kè há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权力和地位非常高,如同天神一般。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之战的壮丽场景,充满了英雄主义的情怀和对王者威严的颂扬。开篇“曲氏雄西北,别绝臣外区”两句,设定了边疆的坚固与军队的英勇孤立,展现了一种边塞将士的豪迈气概。“既恃远且险,纵傲不我虞”表达了对遥远而险峻地区的自信,以及面对外敌时的不屑一顾。紧接着,“烈烈王者师,熊螭以为徒”显示了王者的威仪与将领的英勇如同猛兽一般令人敬畏。
“龙旂翻海浪,驲骑驰坤隅”则是对军队行进时壮观场面的描绘,龙旗在波涛中飞扬,骏马奔腾于沙漠之巅。随后的“贲育搏婴儿,一扫不复馀”可能是在赞美某位英雄将领的英勇与果断,无所畏惧地冲锋陷阵。
“平沙际天极,但见黄云驱”描绘了战场上的辽阔景象,广袤的沙漠直达天边,只有黄色的云彩在天际飘逸。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强调了战争的宏大与壮观。
“臣靖执长缨,智勇伏囚拘”可能是在形容将士们即使在平静时刻,也握紧着战旗,展现出智慧和勇气并存的英姿。紧接着,“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则是对君主威严的描绘,君主安坐南面,而四方蛮夷都来朝拜,显示了中央王权的强大和对边疆的统治力。
“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俱”表达了对于帝王神圣不可侵犯的赞誉,以及这种尊崇自古以来便是如此。最后,“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对中央政权的忠诚和保护之意。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战争的描写,展现了唐代边疆将士们的英勇与坚守,以及对于王朝威严的颂扬。诗中充满了力量感和壮观的画面,是一首典型的边塞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