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惭愧(cán kuì)的意思:对自己的过失或缺点感到羞愧和内疚。
丑陋(chǒu lòu)的意思:形容外貌或品德不美好,不雅观。
当头(dāng tóu)的意思:指事情突然发生在眼前或者意外地直接面对问题。
低头(dī tóu)的意思:低下头颅,表示谦卑、屈服、顺从等。
都无(dōu wú)的意思:表示没有一点儿,毫无。
端正(duān zhèng)的意思:指人的言行举止合乎规范,正派而庄重。
国色(guó sè)的意思:指美丽的国家或地方。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幻化(huàn huà)的意思:指事物经过变幻、转化。
见数(jiàn shù)的意思:指对某人或某事的评价不高,认为其能力、品质等方面存在问题或不足。
满眼(mǎn yǎn)的意思:形容充满眼前,无法避免或忽视。
身心(shēn xīn)的意思:指言行一致,身体和心灵都积极地付诸实践。
形相(xíng xiāng)的意思:形状和相貌。
异国(yì guó)的意思:指与自己国家或地方不同的国家或地方。
一双(yī shuāng)的意思:一对、一副
- 注释
- 惭愧:感到羞愧。
一双眼:一双观察世界的目光。
曾见:曾经见过。
数般人:许多人。
端正:品行良好。
不爱:不偏爱。
丑陋:外表丑陋。
不瞋:不生气。
当头:面前。
异国色:不同国家的人的特征。
妄起尘:无端引起纷扰。
低头:低下头。
自形相:自身的形象。
都无一处真:没有真实的自我。
身心:身心状态。
幻化:梦幻般的。
满眼:眼中尽是。
没怨亲:对亲怨都没有感觉。
- 翻译
- 我深感羞愧,因为我见过许多人。
无论他们品行端正还是丑陋,我都无法偏爱或愤怒。
面对不同国籍的人,我不必因此产生纷扰。
低下头看自己,发现没有真实的自我。
我的身心如同梦幻,眼中无人,对亲怨皆无感觉。
-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审美标准和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开篇“惭愧一双眼,曾见数般人”直接点出了主角色的内心世界,他们对自己过去所见所爱感到羞愧,因为这些经历可能是多变且不专一的。
接下来的“端正亦不爱,丑陋亦不瞋”则表达了一种超脱的态度,即美好与丑陋都不能引起主角色的情感波动,这种平和无为的境界似乎在告诉我们,对外界的容颜保持一种内心的宁静。
“当头异国色,何须妄起尘”这一句,则是对外部诱惑的一种警醒。诗人认为,无需因那些来自异域的新奇事物而轻易地激起心中的波澜,这里面的“异国色”既可以理解为文化上的差异,也可能是指情感生活中新的吸引力。
而“低头自形相,都无一处真”则深刻揭示了诗人对于个人形象和内在真实的探究。他们发现,即便是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也找不到一个完全真实不变的地方,这种认识充满了宿命论和佛教中对“空”的理解。
最后,“身心如幻化,满眼没怨亲”则是诗人对于生命和情感的终极领悟。他们将自己的身体和精神比喻为幻化,意味着万物皆为空幻,而“满眼没怨亲”则表达了一种宽容与接纳,即对这个世界中的每一个人都没有怨恨。
整首诗通过深刻的情感体验和独特的意象构建,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情感以及审美标准的复杂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