讵云久不窥,荒蔓良易滋。
禽鱼习主懒,花睡亦无时。
念我当远行,灌锄应属谁。
疏畦刚拣砾,删冗暂披枝。
先乃去其甚,馀亦以次为。
宁为圃场植,草木养閒姿。
顾我为园心,去住罔间之。
刺刺语园子,童亦笑予痴。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独园(dú yuán)的意思:指人独自享受的园林或花园。
共处(gòng chǔ)的意思:共同居住或共同生活
每生(měi shēng)的意思:每个人都
去住(qù zhù)的意思:指人的行动或言语态度,迅速果断,毫不犹豫。
人情(rén qíng)的意思: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
室庐(shì lú)的意思:指简陋的住所或房屋。
无时(wú shí)的意思:没有时候,表示没有时间的概念。
以次(yǐ cì)的意思:次等、不合格的;次要、不重要的。
于兹(yú zī)的意思:此时此地;在这里
远行(yuǎn xíng)的意思:指离开家乡或原地去远方旅行、出使、出征等。
园子(yuán zǐ)的意思:指较小的庭园或花园。
榛莽(zhēn mǎng)的意思:指草木丛生、茂盛的样子,形容景物繁茂或事物繁杂。
此诗《课圃》是明代诗人李之世所作,通过描绘自己在园中劳作的情景,表达了对园地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园中生活的向往。
首句“搆室邻榛莽,为园亦于兹”点明了园地的前身是一片荒芜之地,诗人却在此开垦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园地。接着“讵云久不窥,荒蔓良易滋”两句,诗人感叹时间流逝,园地容易荒废,强调了园地维护的不易。
“禽鱼习主懒,花睡亦无时”描绘了园中动物和植物的状态,暗示园地无人照料,显得慵懒而荒废。随后“念我当远行,灌锄应属谁”表达了诗人即将离开,担心园地无人打理的忧虑。
接下来的几句“疏畦刚拣砾,删冗暂披枝。先乃去其甚,馀亦以次为”描述了诗人亲自参与园地的整理工作,从清理杂石、修剪枝条开始,逐步进行园地的维护。
“室庐众共处,偏我独园私”对比了园地与住宅的关系,强调了园地对于诗人的特殊意义。最后“宁为圃场植,草木养閒姿。人情狎故昵,厌每生于离。顾我为园心,去住罔间之”表达了诗人对园地的深厚情感,即使离开,园地也成为了他心中永恒的牵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园地的热爱与责任感,以及园地在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耳目康宁手足轻,村墟草市遍经行。
孝经章里观初学,麦饭香中喜太平。
妇女相呼同夜绩,比邻竭作事春耕。
勿言野馌无盐酪,笋蕨何妨淡煮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