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异(bù yì)的意思:没有差别,没有区别
不二(bù èr)的意思:独一无二,没有第二个
差别(chā bié)的意思:指事物之间的不同之处或差异。
大智(dà zhì)的意思:指聪明智慧的人不露锋芒,反而表现得很谦虚谨慎,像是一个愚蠢的人一样。
凡圣(fán shèng)的意思:指每一个圣人或名人都有不足之处,没有完美的人。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究竟(jiū jìng)的意思:表示追求真相或事情的真实本质。
空寂(kōng jì)的意思:形容寂静无声、空荡无人的状态。
了知(le zhī)的意思:了解、知道
迷悟(mí wù)的意思:指人在追求真理、理解问题时,由于思考不透彻或认识不清楚而感到困惑和迷茫。
明珠(míng zhū)的意思:指非常宝贵的东西或人才。
涅盘(niè pán)的意思:涅盘是佛教用语,指的是通过修行、超脱尘世,达到解脱、彻底摆脱一切痛苦和尘世纷扰的境界。
攀缘(pān yuán)的意思:攀爬高处的植物,比喻通过与有权势或有影响力的人结交来谋求自己的利益。
身田(shēn tián)的意思:形容人的身体瘦小。
外求(wài qiú)的意思:指通过外部寻求帮助或解决问题。
无有(wú yǒu)的意思:没有任何的,一无所有
无殊(wú shū)的意思:没有区别或差异
向外(xiàng wài)的意思:朝着外部或外界发展、扩展或表露出来。
邪道(xié dào)的意思:邪道是指邪恶、不正当、违背道德规范的行为或方法。
意想(yì xiǎng)的意思:意想指的是事先没有预料到的事情突然发生或者没有预料到的结果出现。
一如(yī rú)的意思:与……一样,没有任何差别
一法(yī fǎ)的意思:指一种方法、一种途径。
有明(yǒu míng)的意思:有明指的是有能力、有才智、有见识,能够看清事物的真相。
正道(zhèng dào)的意思:指正确的道路、正确的行为准则。
众生(zhòng shēng)的意思:指所有的生命,包括人类和其他动物。
- 鉴赏
这首诗由南北朝时期的高僧宝志所作,名为《十四科头(其三)佛与众生不二》。宝志大师以深邃的佛法见解,巧妙地将佛教的核心理念融入诗歌之中,展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的智慧和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
诗中开篇即提出“众生与佛无殊,大智不异于愚”,强调了佛性存在于一切众生之中,无论智愚,皆有成佛的可能性。接着,“何须向外求宝,身田自有明珠”一句,比喻众生内在本具的佛性,如同明珠般珍贵,无需外求,只需自我发现和觉悟。
“正道邪道不二,了知凡圣同途”则进一步阐述了佛法的普遍性和包容性,无论正道还是邪道,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引导人们走向觉悟之路。而“迷悟本无差别,涅盘生死一如”则揭示了生死与涅槃、迷悟之间的统一性,指出生命的本质是不变的,只是人们对于生命状态的认知和体验有所不同。
最后,“究竟攀缘空寂,惟求意想清虚。无有一法可得,翛然自入无馀”表达了追求真理的过程应当是内心清净、无执无着的,真正的智慧在于超越一切分别和执着,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整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哲理的比喻和论述,展现了佛教中关于生命、觉悟和解脱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宝志大师对佛法的独到理解和实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沁园春·其一乙卯咏桂
晚出千林,中立三秋,清哉此花。
自鹫峰移下,碎成玉屑,蟾宫分到,缀作金葩。
粟许来微,薰天声价,较楚蕙庾梅还韵些。
真奇处,但餐沆瀣,不染繁华。酒边一笑婆娑。
疑香醉山中尊者家。
怅尘埃俗状,强颜羞对,风骚墨客,乐事堪夸。
月照才清,露浓尤馥,饮待夜深应更佳。
姑容我,胆瓶斜插,卧看窗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