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若假缘容我寿,可能留得几茎髭。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炳烛(bǐng zhú)的意思:形容光亮耀眼,非常明亮。
残膏(cán gāo)的意思:指剩余的油脂或精华。
夺胎(duó tāi)的意思:指强行夺取他人的胎儿。
换骨(huàn gǔ)的意思:指改变外貌或性格,使之焕然一新。
加年(jiā nián)的意思:增加年岁;补充年龄
可能(kě néng)的意思:有可能发生或存在的事物
老友(lǎo yǒu)的意思:指多年交情、深厚友谊的朋友。
申言(shēn yán)的意思:申明自己的意见或主张。
剩馥(shèng fù)的意思:剩余的香气,形容事物余味尚存。
师旷(shī kuàng)的意思:形容学问浅薄,知识贫乏。
行年(xíng nián)的意思:行年指的是年龄大,行为举止稳重,有经验和智慧的人。
宣尼(xuān ní)的意思:指宣扬儒家思想,传播道德教化。
夺胎换骨(duó tāi huàn gǔ)的意思:形容人能力超群,能够超越常人。
剩馥残膏(shèng fù cán gāo)的意思:指香气残留,形容美好事物的余韵。
-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钱荣光在六十大龄才开始创作诗歌的感慨与自省。诗中流露出对壮年时期未能涉足诗歌创作的遗憾,以及对老年朋友理解与支持的感激之情。
首联“行年六十始为诗,壮悔还凭老友知”点明了诗人的创作起点和情感依托,六十岁才开始写诗,壮年时期的悔恨只能通过老年朋友的理解来缓解。这反映了诗人对年轻时期未能涉足诗歌创作的遗憾,以及对老年朋友给予的宽容与理解的珍惜。
颔联“剩馥残膏沾已寡,夺胎换骨悟终迟”则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过程中的自我反思。他意识到自己的灵感与创造力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减少,领悟诗歌的真谛也显得更为艰难。这里运用了“剩馥残膏”和“夺胎换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创作过程中的挑战与努力。
颈联“宣尼尚有加年愿,师旷申言炳烛时”引用孔子和师旷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继续学习和追求知识的渴望。孔子曾有“加年愿”,即希望延长生命以获得更多学习的机会;师旷则是古代著名的音乐家,他强调在晚年也要勤奋学习,如同点燃蜡烛照亮前行的道路。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虽已年迈,但仍保持求知欲和对生活的热情。
尾联“天若假缘容我寿,可能留得几茎髭”表达了诗人对于长寿的向往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如果上天能够赐予他更多的生命,他希望能够留下一些作品,让后人记住他的名字。这里的“几茎髭”既是对自身年老的自嘲,也是对创作生涯的期待与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钱荣光在晚年开始诗歌创作的心路历程,既有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老年朋友支持的感激之情。诗中蕴含着对人生、艺术和时间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哲理性和抒情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