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故原,倏已秋非春。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怀(bù huái)的意思:不怀指心中不抱怨、不计较、不记恨。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独处(dú chǔ)的意思:指一个人独自待在某个地方,不与他人交流或共度时间。
复陈(fù chén)的意思:指恢复原职或原位。
高望(gāo wàng)的意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的期望很高。
衡门(héng mén)的意思:衡门是指守门的人不分青红皂白,一概不让进。形容对人不加以区别对待,一视同仁。
荆榛(jīng zhēn)的意思:指荒芜荆棘丛生的地方,也用来比喻困难险阻的环境或情况。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兰玉(lán yù)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美好。
门下(mén xià)的意思:门下指的是一个老师的学生或门徒。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天运(tiān yùn)的意思:指天意、命运或运气。
无与(wú yǔ)的意思:没有可以相比的;无与伦比
无因(wú yīn)的意思:没有原因、没有缘由
萧艾(xiāo ài)的意思:形容草木凋零,景象凄凉。
已矣(yǐ yǐ)的意思:已经结束或已经完了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衡门之下徘徊的情景,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远方君子的思念。首句“徘徊衡门下,独处无与邻”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孤独状态,衡门象征着简陋的居所,而“独处无与邻”则强调了诗人与世隔绝的状态。
接着,“登高望故原,倏已秋非春”两句,通过登高远眺,对比季节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秋天与春天进行对比,突出了季节更替的鲜明感,同时也隐含了对时光易逝、人事沧桑的感慨。
“萧艾被崇冈,兰玉蔽荆榛”描绘了一幅荒凉的景象,萧艾(蒿草)覆盖在高山上,而兰玉(兰花和美玉)却被荆棘遮蔽。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环境的荒芜,也暗喻了社会环境的不公和人才的埋没。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人才被埋没的惋惜。
最后,“岂不怀君子,欲往道无因。天运既如此,已矣勿复陈”四句,表达了诗人对君子的怀念以及对无法实现理想抱负的无奈。诗人虽然渴望与君子相会,但道路不通,似乎预示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面对这样的困境,诗人只能无奈地接受现实,不再诉说,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宿命论色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自然景象和社会现实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对君子的怀念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感慨,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察院学士灸焫连日戏作鄙句
截艾作炷大如椽,三日彻夜烧丹田。
心腹生火口生烟,皮毛润泽骨骼坚。
舍杖趋走脚轻儇,赫如渥丹颜色鲜。
五十六岁如少年,顾我一生百迍邅。
病多未老先华颠,欲灸自量无罪愆。
一切久矣付诸缘,三月人家花欲燃。
阳春水色碧于天,更欲载公青翰船。
唤取佳人舞绣筵,一饮一斗醉不眠。
不怕世人笑逃禅,火中自会生金莲。
作诗问公奚若旃,肌肉忍自投戈鋋。
亶顾厥后勤著鞭,万事悉置心超然。
服食不须求汞铅,公名已自列诸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