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石(bái shí)的意思:指纯洁无暇、无瑕疵的石头。
蔽日(bì rì)的意思:形容阴云密布或烟雾浓厚,遮蔽了太阳,使光线变得昏暗。
不了(bù liǎo)的意思:表示无法达到预期的结果或无法解决问题。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感时(gǎn shí)的意思:感受到时代的变化,抓住时机,适应时代的要求。
孤舟(gū zhōu)的意思:指一个人孤独无助、处境艰难,如同独自乘坐一只小船在汹涌的大海中航行。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节酒(jié jiǔ)的意思:节制饮酒,戒除酒精。
漫天(màn tiān)的意思:形容遍布天空或四处飞舞的景象。
汨罗(mì luó)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迅猛、勇敢。
沙鸥(shā ōu)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寂寞无依,孤单无助。
山川(shān chuān)的意思:山川指的是山和河流,代表着自然景观。
天时(tiān shí)的意思:指天气和时间的适宜条件。
休休(xiū xiū)的意思:停止、休息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月天(yuè tiān)的意思:指月亮高悬天空,形容月亮明亮、高挂天际的景象。
早秋(zǎo qiū)的意思:指秋季初期,天气刚开始转凉,秋意渐浓的时候。
浮云蔽日(fú yún bì rì)的意思:形容事物的光明被其他事物阻挡而看不清楚。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中端午节的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历史的回响。首联“采蒲搴艾两休休,五月天时似早秋”以端午节的传统习俗采蒲艾开始,却在五月的时节里感受到一种早秋的凉意,营造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颔联“白石有人呼节酒,汨罗无客棹孤舟”运用对比手法,将现实与历史相连接。白石边有人欢聚饮酒庆祝节日,而汨罗江畔却不见屈原乘舟的身影,表达了对屈原这位伟大爱国者的怀念和敬仰之情。同时,也隐含了对当下社会现实的某种反思。
颈联“浮云蔽日山川暗,淫雨漫天草木愁”进一步渲染了雨中的阴郁气氛,浮云遮蔽了阳光,山川变得昏暗,淫雨覆盖了天空,草木似乎也在哀愁。这种自然景观的描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也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忧郁与感慨。
尾联“对节感时心不了,几番回首愧沙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面对传统节日的感慨与思考,心中难以释怀。几番回首,甚至感到愧对身边的沙鸥,或许是在感叹自己未能像沙鸥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或是对自己未能完全理解或传承端午节深厚文化意义的自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端午节的独特感悟,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深切缅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某种忧虑和自我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刘圣俞顾龙山约客韵
诗筒四出走中涓,诗句万选如青钱。
曰余借舟期七贤,共嗅梅花咀芳鲜。
津头几度唤长年,昼眠乃若经笥边。
举头急雪风中旋,瞪视不见山之巅。
八窗玲珑绣佛前,同来且结西方缘。
小轩宛若壶中天,玉琴不断雨声传。
诺君再宿余敢愆,从君索句发春妍。
沈明远教授用东坡仇池石韵赋予所蓄英石次其韵
维南有丝溪,溪石如水绿。
瞻相百里间,抱负一夫足。
声名作灾怪,攻取及背腹。
在者略无奇,溪神为颦蹙。
蛮烟瘴雨地,故旧实州牧。
坐令数峰青,飞过大江渎。
何尝说向人,恐类和氏玉。
公然遭夺攘,不使得藏伏。
广文到吾庐,索隐妙蓍卜。
东坡韵险艰,句句巧追逐。
幽人所好山,已占一林谷。
又兼小峥嵘,无乃太多欲。
端如耐久朋,相与会心曲。
大胜轻薄儿,浮云变何速。
王岩起乐斋
欢悰挽不来,愁思推不去。
达人方寸地,固自有乐处。
得非山林欤,或用诗酒故。
一朝不在眼,便觉少佳趣。
人言颜子乐,瓢饮映蔬茹。
何曾梦见渠,浪自起欣慕。
此君与天游,于物初不寓。
携持小斋名,扁榜随所住。
要知真乐事,未省离跬步。
我亦欲睎颜,从君尚能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