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如连岸崩,欲支不得住。
存者十七馀,兀臲尚堪虑。
含饭常恐多,嗫胔未敢遽。
味损非禁斋,箸停岂厌饫。
始知老作苦,却悔时虚负。
灰心谢烦动,缄舌绝閒语。
瞑来忽有省,自辨爱生故。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不辞(bù cí)的意思:不顾、不避。
齿力(chǐ lì)的意思:指牙齿的力量,比喻坚强有力的努力。
从此(cóng cǐ)的意思:从现在开始,表示某个事件或情况从此以后发生了改变。
得似(de sì)的意思:像是、仿佛
递相(dì xiāng)的意思:相互传递、相继发生
对案(duì àn)的意思:指两个案件相互参照,互相印证。
含饭(hán fàn)的意思:含饭意为“含有饭菜”,比喻财富或利益。形容某种工作或职业能够养活自己。
胡不(hú bù)的意思:表示没有不可以,无论什么都可以做到。
灰心(huī xīn)的意思:失去信心或勇气,感到沮丧或灰暗。
枯树(kū shù)的意思:指树木干枯、失去生机的状态,用来形容事物没有希望、没有活力或已经衰败。
理本(lǐ běn)的意思: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基础坚实。
两全(liǎng quán)的意思:既能满足两个或多个相互对立的要求,达到双赢的局面。
旅寓(lǚ yù)的意思:旅途中的临时住所或寄宿处。
每逢(měi féng)的意思:每逢表示每当、每次,常用来描述某种情况或事件的发生频率。
逆旅(nì lǚ)的意思:逆旅指的是逆流而行的旅途,比喻走上与大多数人不同的道路,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岂其(qǐ qí)的意思:表示对事物的怀疑、反问或否定,强调事情不会如此简单或轻易。
去岁(qù suì)的意思:指过去的一年
入口(rù kǒu)的意思:指进入某个地方或领域的通道或门户。
生故(shēng gù)的意思:指由于亲人或朋友的死亡而产生的悲伤和痛苦。
十七(shí qī)的意思:指十七岁的年龄,也可以泛指年轻人。
寿夭(shòu yāo)的意思:指人的寿命长短,或事物的存在时间长短。
天柱(tiān zhù)的意思:指支撑天空的柱子,比喻重要的支持或依靠。
颓龄(tuí l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年龄尽管尚轻,但精神状态却显得老态龙钟,意志消沉,毫无朝气。
惜阴(xī yīn)的意思:指珍惜时间,不浪费光阴。
相寻(xiāng xún)的意思:相互寻找、相互追寻
形残(xíng cán)的意思:指外表或形象残缺不全,形容容貌或外表破损、残缺。
厌饫(yàn yù)的意思:厌恶饮食,形容对食物感到厌烦。
龈腭(yín è)的意思:指牙龈和腭部,形容非常狭窄或狭小。
音响(yīn xiǎng)的意思:指声音高亢、洪亮。
有身(yǒu shēn)的意思:有身指有身份、有地位、有职位。
作苦(zuò kǔ)的意思:指刻苦努力,勤奋劳作。
这首诗名为《齿摇》,是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因年老而牙齿松动、脱落的现状,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和思考。
开篇“我当四十七,左辅倾天柱”,以夸张的手法描述了牙齿的衰老,仿佛是支撑身体的天柱倒塌,形象地表达了牙齿对人的重大意义。接着,“去岁摧四车,败叶脱枯树”运用比喻,将去年牙齿的脱落比作落叶脱离枯树,生动地展现了衰老过程中的自然景象。
“又如连岸崩,欲支不得住”进一步描绘了牙齿脱落的严重性,如同河岸崩塌,无法支撑。接下来,“存者十七馀,兀臲尚堪虑”则点明了牙齿脱落的数量,虽然还有部分留存,但依然令人担忧。
诗人通过“含饭常恐多,嗫胔未敢遽”、“味损非禁斋,箸停岂厌饫”等句子,表达了对食物摄入的谨慎和对饮食习惯的反思,以及对过去饮食习惯的怀念。同时,对“平生嗜梨笋,对案今空具”的回忆,流露出对往昔生活的眷恋。
“安得似壮时,入口随所遇”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到年轻时,能够自由享受美食的愿望。“笑惭龈腭掀,言妨音响误”则反映了牙齿问题对说话的影响,以及因此带来的尴尬和不便。
“始知老作苦,却悔时虚负”揭示了诗人对老年生活的深刻体会,认识到时光易逝,后悔曾经未能珍惜。接下来,“灰心谢烦动,缄舌绝閒语”表明了诗人面对衰老的无奈,选择沉默以对。
“颓龄知复几,惜阴良可慕”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瞑来忽有省,自辨爱生故”则是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意识到爱生命的重要性。
最后,“成毁递相寻,此理本明著。翼角匪两全,寿夭岂前与”强调了生命中的生与死、成与毁是自然规律,不可逆转。“胡不念朝闻,有身逆旅寓。夕死且不辞,形残岂其惧”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态度的豁达,即使面临死亡也不畏惧,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牙齿衰老的描写,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生命、衰老、时间、珍惜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和哲理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