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裴 判 官 赴 商 幕 唐 /皎 然 商 洛 近 京 师 ,才 难 赴 幕 时 。离 歌 纷 白 纻 ,候 骑 拥 青 丝 。会 喜 疲 人 息 ,应 逢 猾 虏 衰 。看 君 策 高 足 ,自 此 烟 霄 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纻(bái zhù)的意思:形容言辞或文章深奥难懂。
才难(cái nán)的意思:形容某种才能非常难以获得或具备。
高足(gāo zú)的意思:学生的学问高超,才华出众。
候骑(hòu qí)的意思:指在某个时间点等待、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出发或行动。
猾虏(huá lǔ)的意思:指狡猾奸诈的人。
会喜(huì xǐ)的意思:会喜指的是人们能够理解和欣赏别人的喜好和兴趣,能够与他人产生共鸣和亲近的情感。
京师(jīng shī)的意思:京师指的是古代中国的首都,也可以用来泛指大都市或重要城市。
离歌(lí gē)的意思:形容悲伤离别的歌声。
疲人(pí rén)的意思:指勤劳努力工作的人。
青丝(qīng sī)的意思:指年轻人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轻貌美的女子。
商洛(shāng luò)的意思:指商业繁荣、贸易兴旺的地方。
烟霄(yān xiāo)的意思:
亦作“烟霄”。1.云霄。 唐 陈子昂 《春日登金华观》诗:“山川乱云日,楼榭入烟霄。” 宋 陆游 《蓬莱行》:“山峭插云海,楼高入烟霄。” 明 李东阳 《楚观楼记》:“声之发於此者,必能超尘壒而出烟霄,凡有耳者皆得之。”
(2).指山的高处。 唐 皇甫曾 《赠鉴上人》诗:“律仪传教诱,僧腊老烟霄。”
(3).喻显赫的地位。 唐 白居易 《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诗:“词赋擅名来已久,烟霄得路去何迟?” 唐 黄滔 《陈皇后因赋复宠赋》:“已为无雨之期,空悬梦寐;终自凌云之製,能致烟霄。” 金 元好问 《感兴》诗:“倚梯从昔望烟霄,七叶何人竟珥貂。”策高足(cè gāo zú)的意思:策略高明,足智多谋。
- 翻译
- 商洛靠近京城,人才难得恰逢幕府征召之时。
离别的歌声伴着白色的纻衣纷飞,迎候的骑士簇拥着马匹上的青丝缰绳。
相会时定会为疲惫的人带来休憩,也应会遇上狡猾的敌虏衰败。
期待您施展才华,从这一刻起踏上青云之路。
- 注释
- 商洛:地名,位于今陕西省东南部,古时接近首都长安。
京师:古代对首都的称呼,这里指长安。
才难:人才难得。
赴幕时:指前往幕府任职的时候,幕府是古代将军或地方军政长官的府署。
离歌:离别的歌曲。
白纻:白色的苎麻布,这里代指白衣,常用于送别场合。
候骑:等候迎接的骑兵。
青丝:指马缰绳,这里形容迎接时的隆重。
会喜:相聚时会感到喜悦。
疲人:疲惫的人,可能指诗人自己或其他旅途劳顿的人。
息:休息。
猾虏:狡猾的敌人或外族侵略者。
衰:衰败,这里希望敌势减弱。
看君:看你,期望你。
策高足:比喻施展才能,高足指良马,引申为高才。
烟霄:云霄,比喻显赫的地位或远大的前程。
期:期待,期望。
- 鉴赏
诗中首句“商洛近京师,才难赴幕时”表达了对离别的不舍和前往任职的迫不得已。"商洛"指的是商州(今陕西省商洛市)和洛阳,两地都与京城相近,而诗人却要启程赴往,这里的“才难”含有不易、不愿意的意味,显示出对即将到来的离别和新环境的复杂情感。
接着,“离歌纷白纻,候骑拥青丝”,描绘了告别时的情景。"离歌"是送行者唱的歌曲,而"纷白纻"则形容歌声如同缠绵的云彩;"候骑"指的是等待出发的马队,"拥青丝"则是对马鬃色的描写,这里通过对视觉和听觉的细腻描绘,营造了一种离别时的氛围。
“会喜疲人息”表达了在繁忙劳累中偶得片刻安宁的喜悦,而"应逢猾虏衰"则是在这种喜悦之中对未来可能遭遇困难和敌人的忧虑。这里,“会喜”是指在疲惫中找到快乐,"疲人息"是形容人们在忙碌之后的短暂休憩;"应逢"意味着期待与不期而遇,而"猾虏衰"则暗示了对未来可能遭遇的困难和敌人的担忧。
最后,“看君策高足,自此烟霄期”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高远志向的赞赏和鼓励,以及自己也要在未来的日子中追寻更高远的目标。"看君策高足"是指观察到朋友有着高远的抱负和步履,而"自此烟霄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美好的期待,愿意从现在开始追求那些遥不可及但又迷人的理想。
这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未来的忧虑和期待,展现了一种复杂的情感流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个人的志向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