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马(bái mǎ)的意思:指美丽的白马,引申为指美好的事物或人。
兵符(bīng fú)的意思:兵符指的是古代将军或统帅所使用的军令牌,也用来比喻掌握军权或决定胜负的权力。
雕弧(diāo hú)的意思:指雕刻弧线,比喻文辞华丽而不失简练。
佛力(fó lì)的意思:指佛教的力量,也用来形容人具有超凡的力量或智慧。
干戈(gān gē)的意思:干戈是一个多义词,通常表示战争、战斗或武器。它也可以指代战争的形式、斗争的手段或冲突的痕迹。
经台(jīng tái)的意思:指经验丰富、能够处理事务得当的人。
九月(jiǔ yuè)的意思:九月是农历的第九个月,意味着秋季的开始。在成语中,九月常常表示事物的成熟、收获和转折。
狼烟(lá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中敌人发出的烟火信号,也泛指战争的迹象或开始。
连真(lián zhēn)的意思:连续不断地真实不假。
十万(shí wàn)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非常庞大。
霜晓(shuāng xiǎo)的意思:指天气寒冷,露水凝结成霜,清晨时分的景象。
天垂(tiān chuí)的意思:指上天降下来的恩赐或祥瑞,也表示天意或天命。
象教(xiàng jiào)的意思:指以象为教材,用象来比喻教导人们的道理。
严霜(yán shuāng)的意思:形容严寒的冬天。
征南(zhēng nán)的意思:指向南方进军或征服南方的行动。
竺国(zhú guó)的意思:指自己的国家,也可以指自己的家乡或故乡。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将领周光镐出师南征的壮阔场景,充满了浓郁的历史感与宗教色彩。首句“九月严霜晓渡泸”,以严霜和清晨的渡河,营造出一种肃穆而紧张的氛围,暗示了出征的艰难与决心。接着,“征南十万握兵符”一句,直接点明了大军的规模和将领的权威,展现了军事行动的宏大规模。
“天垂竺国连真塞,檄过牂牁问笮都”两句,运用了丰富的地理意象,将出征的路线与佛教圣地、古代边疆地区相联系,既体现了对宗教文化的尊重,也暗示了此次征伐的深远意义。同时,“檄过牂牁问笮都”中的“檄”字,表明了文书的传递,进一步强调了军事行动的正式性和广泛性。
“象教西来传白马,狼烟秋净插雕弧”两句,通过“白马”这一佛教象征物,以及“狼烟”与“雕弧”的对比,不仅展现了佛教文化在西南地区的传播,也暗示了战争与和平之间的复杂关系。这里的“雕弧”可能指的是箭矢,与“狼烟”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战争的结束与和平的到来。
最后,“晒经台傍干戈地,消劫还凭佛力无”两句,将出征之地与佛教圣地晒经台联系起来,表达了在战争与和平之间寻求佛法庇护的愿望。这里“干戈地”与“佛力无”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既是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也是对和平与佛法力量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出征场景的描绘,展现了明代将领的英勇与智慧,同时也融入了对宗教文化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和平的渴望,是一首兼具历史感与人文关怀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