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其十二十二月》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其十二十二月》全文
唐 / 李贺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日脚淡光红洒洒,薄霜不销桂枝下。

依稀和气排冬严,已就长日长夜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销(bù xiāo)的意思:指无论怎样追求,都无法达到或实现。

长夜(cháng yè)的意思:指夜晚时间长,寓意困难、艰苦、煎熬的时刻。

长日(cháng rì)的意思:时间长,指日子过得很慢或很长久。

桂枝(guì zhī)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比喻优秀的人或事物。

和气(hé qi)的意思:形容人态度友善、和蔼可亲。

日脚(rì jiǎo)的意思:指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就过去了。

洒洒(sǎ sǎ)的意思:形容数量多且连续不断。

依稀(yī xī)的意思:模糊地看到或记得,不清晰或不确切地知道。

已就(yǐ jiù)的意思:已经完成或达到预期目标

注释
日脚:太阳的余晖。
淡光:微弱的光线。
红洒洒:红色且散乱的样子。
薄霜:一层薄薄的霜。
不销:不消融。
桂枝:桂花树枝。
依稀:隐约,仿佛。
和气:温暖的气息。
排冬严:驱散冬天的严寒。
已就:已经准备好了。
长日:白天。
辞长夜:告别漫长的夜晚。
翻译
阳光微弱但红色明亮地洒落
薄薄的霜并不在桂树下消融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暖阳的画面。"日脚淡光红洒洒",写出了初冬时节,太阳渐显薄弱而温和的光线,如同轻纱细絮一般覆盖大地,带给人一种淡淡的温暖与安宁。"薄霜不销桂枝下",则是对这种寒冷季节里桂树依旧保持着生机与绿色的赞美,显示出生命力和坚韧不拔。

"依稀和气排冬严"一句,表达了诗人感受到的自然界中温度上升、温暖气息消融严寒的变化。这里的“依稀”二字,传递了一种朦胧美好的感觉,仿佛是春天的预兆。

"已就长日辞长夜"则意味着冬至过后,白昼逐渐变长,夜晚相对缩短,这不仅是时间长度上的变化,更象征着光明与希望的到来。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冬日暖阳和新生的期待与欣赏。

这是一首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抒情小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功力,更透露出他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李贺

李贺
朝代:唐   字:长吉   籍贯: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   生辰:约公元791年-约817年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猜你喜欢

咏愁

曲阑干外小楼头,芳草青青逝水流。

明月黄昏人乍别,落花帘幕雨初收。

张衡诗就金刀暗,潘岳吟成玉镜秋。

最是好风吹不到,五侯亭馆野人舟。

(0)

四泉山小憩

暂得偷间坐,心清境亦清。

窗衔孤塔影,门掩大江声。

明月怀前世,梅花记后生。

众僧如旧识,相对不胜情。

(0)

少林寺

少室矗空起,幽藏祇树林。

传衣一席地,面壁九年心。

我欲参方丈,微言不可寻。

茅庵栖隐处,南望白云深。

(0)

荒谷

路细通山石,林深覆野篁。

乱花开废冢,孤鸟下寒塘。

牧迹缘溪尽,樵声隔岭长。

平生爱岑寂,此地太幽荒。

(0)

高唐州

季重心情雅好歌,骖停齐右漫婆娑。

儿童未解绵驹曲,父老能言鸣犊河。

城郭南来堪画少,风烟东道觉秋多。

商声激越来林表,草草津亭唤柰何。

(0)

澶渊

路出澶河水最清,当年照影见亲征。

满朝白面三迁议,一角黄旗万岁声。

金币无多民已困,燕云不取祸终生。

行人立马秋风里,懊恼孱王早罢兵。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